你对器械运动了解多少?

器械运动还包括其他各种运动。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各个领域都有差异,比如运动计划,器械净重,数量,频率,休息修复,饮食。但在进行器械锻炼时,要注意一些难点问题。

第一,要注意个体差异,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健身训练计划,休息体重,次数,频率,运动次数,运动时间,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对运动和健身有强烈的多样化要求。

二、运动健身是一个艰难的全过程,不太可能一蹴而就。要提前做好长期锻炼健身的观念准备。

无论是减肥增肌,还是减肥塑形,都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掉一个大胖子。把终极目标分解成几个个人目标,达到最高的终极目标就容易多了。比如减脂增肌的人,2021年减3-5公斤肌肉,2022年增3-5公斤肌肉;减肥的人,第一季度减10-20kg,第二季度减10-20kg。较小的方向更容易完成,也更容易产生自信,也更容易坚持锻炼健身。

第三,训练到力竭。

力竭不是训练到力竭,而是做一套动作,没有休息时间不能重复下一个动作。做完所有的运动,感觉肌肉血肿,酸痛,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来修复精力。如果你觉得运动后人体还有能量,说明这个运动是非常错误的。

第四,个人行为的多样化。

肌肉有记忆。如果你用净重量重复做一个动作,肌肉会理解这个动作,必须改变这个动作。每个肌肉群的动作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哑铃、杠铃、龙门吊、固定器械,其中有一些要在训练中按时或经常拆除或更换。

第五,操纵的力度。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越大,肌肉工作越多,运动的实际效果越好。但是,也有一些运动和肌肉群不是这样的。比如锻炼三角肌后束时,三角肌等肌肉群可以辅助发力,从而减少三角肌后束的受力。尤其是最高值的折叠。如果适度降低运动强度,三角肌后束会自始至终发挥作用,但可以提高运动的实际效果。根据不同的肌肉群,可以灵活掌握不同的动作。

第六,高度重视动作质量。

而不是某个净重重复几次,大家运动的效果是增加肌肉总数,每个动作的质量比重复次数更关键。运动不能靠可塑性,也不一定要让身体变懒。在关注径向力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离心力。每个动作至少需要2-3秒,要专注于减脂增肌流下来的每一滴汗。

七、在训练的情况下,意念和动作是一体的。

在运动的情况下,专注于已经运动过的肌肉,而不是分散精力。如果不注意动作是否标准,也不必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