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摩托车(包括踏板)夏天需要烫吗?

没有电喷机动车需要原地热车。“原地热车”是化油器发动机的用车习惯,热车的目的是平稳怠速不熄火!化油器在汽车领域早已成为过去,2001全面禁止生产。而对摩托车的要求就宽松多了,因为这类车的油耗基数比较小,热车产生的消耗和尾气排放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化油器式摩托车在2019年7月1之前是不允许上牌的,这就造成了很多摩托车用户在进入电喷时代后,有了就地加热的坏习惯。

知识点1:化油器的作用是为内燃机输出燃油,但在发动机机体达到理想高温后,汽油需要有效雾化。在低温环境下,冷启动发动机的化油器温度会更低,这个阶段的发动机无法获得高标准的油气混合气。通俗的描述就是混合气“富或稀”,燃烧转换的扭矩“大或小”。标准扭矩是驱动内燃机曲轴稳定怠速运转的基础。扭矩不稳定,怠速不稳定,直接行驶容易造成熄火。

知识点二:电喷技术是用“压力喷油”代替高温下的“融油”。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泵将汽油泵出,泵的作用是给液体加压(形成一定的“逼油”概念——挤压)。喷油器的累积压力达到理想标准后,通过闭合回路打开喷孔。在高压的作用下,通过多个小喷孔可以实现精细的雾化喷油。这个原理就像是滋养水的水管。水管一挤就加压,一松就充油。

电喷技术完全不受温度影响,因为温度不会影响燃油泵的正常工作。所谓燃油泵,其实就是电机。但汽油的凝固点低至-70℃以上,汽油不会像柴油那样结蜡。所以电喷摩托车和汽车不需要原地预热。这种用车方式除了增加油耗,降低发动机转速,包括发动机缸体润滑,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这也是根据经验的曲解。

内燃机润滑系统的核心——机油泵

无论汽车还是摩托车的四冲程发动机,它的机油泵都不是“电机”。驱动机油泵的结构是曲轴(摩托车发动机的结构稍微复杂一点),内燃机启动后会达到“怠速+”状态,因为冷启动时发动机机体温度和防冻冷却液温度都很低,油冷摩托车的油温会和环境温度一样低。

此时,机体和机油会吸收燃烧产生的热能,这实际上是在吸收内燃机的扭矩;扭矩的降低会导致热能不足以驱动活塞曲轴正常运转,发动机必然会失速。如果要熄火,ECU要主动提高怠速,以增加喷油量,燃烧更多燃油产生更大扭矩为代价,实现冷启动和热启动!——按照1100rpm的冷启动怠速,油泵多久能达到有效润滑?

参考汽车发动机

即使是大排量的六缸八缸机,启动后也会达到“K级”怠速。油泵通过齿轮放大转速后会得到足够的动力,油从油底壳抽到油路进行压力润滑只需要3/5秒。但是用电机启动需要1~2秒,启动过程中曲轴会达到几百转。所以内燃机的润滑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形成,启动后还能正常运转,不用担心磨损。

总结:所谓内燃机磨损,主要是在冷启动阶段。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在按下点火开关的瞬间,启动电机的节点在没有有效润滑的情况下,带动内燃机运转。但是这个问题谁也克服不了,也不用担心启动后润滑的影响。所以作为车辆使用者,没必要担心,正常行驶也没必要在原地给车加温,除非有烧机油取乐的爱好。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