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生平简介。

65438-0928,李宇春从上海回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学校,他受到邓的接见,并加入了邓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农工民主党的前身。邓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愤然带人到国民党北京警备司令部,张贴反蒋标语。

1933年,李宇春再次离开学校南下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并与张伯驹结婚,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先是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抗日活动,后在中国生产者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投身于团结抗日的革命活动。她到武汉、重庆等地帮助张伯驹联系进步人士,讨论工作,安排生活,结交了许多著名的爱国人士、学者、教授和* * *生产党的重要人物。在重庆,我参加了邓组织的“中国妇女联合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她和其他同志一起建立了港九友好协会和妇女生产合作社,为民主革命和妇女运动做了大量工作。

全国解放后,李宇春以更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政权的建设中。她出席了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第一次赴朝吊唁团和土地改革团,并访问了苏联、印度、缅甸等国。

作为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和北京市红十字会会长,她也为北京的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1957反右运动中,李宇春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种不公正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冲击。

65438年至0987年,李宇春先后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央顾问监督委员会副主席、NLD中央妇女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常委、全国妇联第一届、第二届、第五届执委。

1990李宇春女士逝世后,新华社的消息称她是著名的爱国者,是中国* * *产党的老朋友。赞扬她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的贡献。

1993年,李宇春子女捐赠名人字画321件,人民币20万元,在家乡怀安县成立李宇春教育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怀安县在柴沟堡镇设立了李宇春生平陈列室,纪念这位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