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盗汗吃什么中药好?产后多久可以用塑料腹带?

如果出汗多,一方面可能是生理原因。有些人的汗腺和汗液确实比常人发达。然而,有些人患有暂时性的身体疾病。中医认为盗汗主要是因为阴阳失调,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那么,产后盗汗吃什么中药好呢?

产后盗汗该吃什么中药?

自汗盗汗被中医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穴位不稳而导致的汗漏病症。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表现为白天无故出汗,运动时出汗较多者,称为自汗;晚上人睡觉后自觉出汗,睡醒后不出汗的叫盗汗。那么,盗汗吃什么食物呢?

1,齐格黄芪粥

材料:大米200克,乳鸽肉100克,枸杞30克,黄芪30克,精盐、味精、香油适量。做法:铝锅上火,加清水适量,加黄芪煎汤取汁,反复服用两次;鸽子肉洗净,剁成糊状;大米和枸杞洗净备用。将锅再次烧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大米、黄芪汁、鸽糊、枸杞,小火煮至大米粘稠,再加入精盐、味精,倒入香油拌匀。功效:本方适用于盗汗肺卫不稳者。

2.党参玉竹牡蛎汤

材料:鲜牡蛎肉100克,党参黄精各30克。做法:将鲜牡蛎、党参、玉竹洗净,沥干水分备用,将锅置武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鲜牡蛎、党参、玉竹,用文火煮1小时,再加入精盐调味。功效: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3、酸枣仁糯米粥

材料:酸枣仁20克,糯米50克,红糖少量。做法:将酸枣仁打碎,装入纱布袋中,糯米洗净备用。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后放入糯米和酸枣仁的纱布袋中,用通常的方法煮粥。粥熟了,加入红糖。功效:本方适用于营卫不和引起的盗汗。

4、栝楼杏仁粥5材料:栝楼15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红枣4枚,冰糖25克。做法:将栝楼洗净,杏仁去皮削尖,将栝楼和杏仁放入100g水中煮25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将粳米洗净,红枣去核,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800g,大火烧开,加入调好的汁和冰糖,米饭熟透。功效: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盗汗。

5.荆芥粥

配料:荆芥、薄荷、豆豉各30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做法:将荆芥穗、薄荷洗净,与豆豉一起放入铝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铝锅中,加入调好的汁,大火烧开,加入少许精盐,小火煮。加入味精调味。功效:本方适用于湿热瘀阻、蒸蒸引起的盗汗。

孩子盗汗吃什么好?

1.生理性盗汗: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建议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生活中引起高烧的因素。比如孩子睡前活动太多,或者高热量食物的整餐导致晚上出汗,那么就要控制孩子的睡前活动和食量,这样也有利于睡眠,控制孩子的肥胖,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晚上出汗是因为室温太高或者被子太厚。冬季卧室温度24℃~ 28℃;被子的厚度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增减。

一般来说,如果家长重视以上容易导致发热加重的原因并给予治疗,盗汗的几率自然会降低。即使孩子偶尔有一两块盗汗,也不用太担心。盗汗主要流失的是水和盐,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日常饮食来补充。

2.病理性盗汗可以通过食疗治疗。

方法1:

黄芪20克,粳米50克,糖适量。煎黄芪汁,用汁煮饭煮粥,加糖调味,温服。

功效提示: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方法二:

地黄150克,黑肉鸡1只,麦芽糖100克。将生地黄切碎,与麦芽糖混合,在鸡腹部蒸熟。

功效:生地味甘,性寒,滋阴凉血。乌骨鸡味甘,性平,可补虚损,治口渴、恶心、腹痛。本方具有滋阴止盗汗的作用。

二、护理方法

无论是生理性盗汗还是病理性盗汗,护理都很重要。

1.孩子盗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及时换衣服,动作轻快,避免孩子着凉。

2、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补充口服补液盐(ORS),或者在白开水中加入盐和糖,可以促进水和盐的吸收。

3、被褥也要经常晾晒,阳光的作用不仅仅是加热烘干,还有消毒杀菌。

4.此外,容易盗汗的孩子要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如日光浴、冷水浴等,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身体素质增强了,盗汗就会止住,会比什么灵丹妙药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