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士:千禧年如何养生?

24节气中很快就是千禧年了。今年的千禧年和中秋节刚好是同一天,也就是公历的9月8日。千禧年是九月的第一个节气。虽然白天气温温和,但是到了晚上已经开始转凉,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那么,千禧年期间应该如何养生呢?郑博士说今天会给你讲解风水。

以前在民间,千年前后养生是很重要的,但不同地区“补露”的方法也不一样。南京人爱喝白露茶,认为白露茶清香醇厚,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苦涩。在江浙一带的农村,酒是白露日酿,含热,有利于驱寒。在福州,白露日一定要吃桂圆,以为这一天吃一颗桂圆就相当于吃一只鸡。在温州,过去在白鹭的日子里,采集多种带有“白”字的草药,与白发乌鸡一起炖,以补充身体。

千禧年开始变冷了。古人说千年之后要注意保暖,不能穿得像夏天那么少,尤其是女生不要穿凉鞋和裙子,因为寒气是从脚开始的。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月经不调。如果每年都这样,年纪大了就容易得关节炎,老寒腿。除了不要穿得太少,少吃水果、瓜类等寒性食物。

千禧年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燥、皮肤皲裂等现象。预防秋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选择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母等,对缓解秋燥有很多很好的作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和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捂春冻秋是养生的经典要诀。当然,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糖尿病患者局部血液供应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就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此外,常伴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冷空气刺激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因此,糖尿病患者秋季最好不要受冻。此外,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