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减肥瘦身中常犯的错误在所难免。

你减肥多久了?你达到目标了吗?达标后体重增加了吗?你可能觉得吃的少了,运动多了,为什么还没瘦下来;也有可能被不到三天眨眼就涨的体重吓到。想要成功达到想要的健康身材,减肥,在瘦身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错误的方法,这样才能长期保持体重,保持身材的良好状态,而不是单一时间段内的身材变化。以下12个误区你一定知道!

12减肥瘦身中常犯的错误在所难免。1.只看重量,忽略影响重量的各种因素。

1.一般减肥的人需要减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但是错误的减肥方法往往会导致肌肉流失,但是通过测量体重却以为自己瘦了。第二,斤斤计较早晚测的体重,其实没必要!因为一个人的体重一天变化可高达2-3公斤,尤其是女性的身体在生理期容易储存水分,体重变化范围更大。第三,如果你积极运动,你可能会增重,但此时,你会增肌。肌肉密度高于脂肪,相对较重。建议用体脂仪监测体重,同时可以观察到分解脂肪的变化。

2.不注意能量平衡

不注意能量平衡是任何阶段的饮食控制者可能犯的最大减肥错误。所谓能量平衡,是指身体素质和体重的调整,摄入足够的能量(热量)有利于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比如减肥摄入的负能量,也就是消耗的热量)。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目标是锻炼肌肉或增加体重,你需要在能量平衡中进食或有轻微的正能量平衡,这意味着你在运动中燃烧的卡路里比一整天都多。不幸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必要的,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平衡杠杆的哪一边。

建议:找到能维持热量的摄入或能消耗的热量;而不是减肥或增肥(能量平衡),然后根据这些数字调整摄入量,保证你的目标在平衡杆的右边。

3.大大降低热量。

减肥的人通常在饮食控制上最先限制热量。此时,身体通过减肥做出反应,这是一种适应性机制,以确保他们能够在低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生存。但是,最后身体的新陈代谢会适应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想继续减肥,就必须限制更多的热量。但重点是,如果你把每天的热量摄入从2500卡减少到1200卡,虽然体重数字会下降,但当新陈代谢适应了1200卡以下的热量,就没有继续减少的空间了,同时也容易减少阻力,健康也会跟着红灯。

建议:将平均热量摄入从过去的20%减少,而不是马上限制热量。假设过去平均每天摄入热量2000卡,一开始可以改成1800卡,2-3周后再进一步减少10-20%。

4.过度严格的节食

节食者通常会同时限制热量和食物,但对于刚刚尝试节食的人来说,限制过于苛刻。很多人通过减少食物来减肥,比如避免甜食或披萨等高糖高脂食物,以为这样就能减肥;虽然偶尔限制这些食物可以减少热量摄入和减肥,但通常不会持续很久,因为过度控制某些食物可能会导致意外暴饮暴食,破坏减肥计划。

建议:节食的重点应该是创造可持续的变化,让体重在达标后的接下来的日子里维持在这个状态。所以,与其完全拒绝自己喜欢但认为“不健康”的食物,不如寻找低热量的替代品,适度纳入饮食。这样,在节食期结束后很久,也能创造出可持续的食物路线。

对某种食物的过度控制可能会导致意外暴饮暴食,破坏减肥计划。5.少量多吃的神话。

一些节食者认为少量的进餐不容易增加体重。然而,绝大多数相关研究报告表明,容易肥胖的人在吃少量食物的情况下,很难控制所谓的“少量”,很容易因为进食频率增加而使血糖保持在较高水平,而高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更容易形成脂肪堆积。

建议:少量多餐不可行,完全没必要考虑少量多餐。有些减肥法配的食物太少,会让人一直饿。饥饿不仅会造成压力,还会让身体更高效地吸收能量,还容易导致突然暴饮暴食,后果很可能是越来越胖!

6.不要注意饱腹感食物

沿袭之前的错误,减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注意能带来饱腹感的食物。节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那些不习惯节食的人。当饥饿来临时,几乎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太饿”而打破计划的饮食,可能会让你的减肥目标落空。

建议:为了成功应对强烈的饥饿感,我们应该确保我们在节食期间吃的大多数食物都是饱腹感食物。在食物类别上,应强调纤维蔬菜和富含瘦肉蛋白的食物(如鸡肉、红肉、乳制品、香蕉、坚果、金枪鱼、贝类),因为这两类食物可大量摄入,消耗少量热量,且消化缓慢,可延长饱腹感时间,减少饥饿感。

7.蛋白质摄入不足。

有些人减肥时只吃蔬菜和水果,但当减肥过程中身体能量不足时,蛋白质是最先被调动的。这时候如果没有适当补充蛋白质,保持肌肉运动,就非常容易造成肌肉流失。另外,有些人认为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面粉和面食主要是以淀粉为主的食材,通过吃面条来获取足够的蛋白质是错误的想法。

建议:建议每个人每天的营养摄入量因年龄、性别、体重等情况而异。根据厚生省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中国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65,438+09-30岁的男女应摄入50-60克蛋白质。另据研究,人体一次只能吸收20-30克左右的蛋白质,如果一次吃20克以上,蛋白质中肌肉蛋白合成的作用就会大大减缓。

8.吃太多低糖但高脂肪的食物。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E、镁、钾、铜、硒等丰富矿物质,几乎不含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但是坚果热量很高,

这类食物,属于油脂和坚果类种子,每份提供45卡热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如果你觉得坚果是健康的,一次吃一整罐,你可能身材走样了,还是找不到杀手。

建议:根据厚生省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推荐,坚果种子的日摄入量为1,约等于5个大坚果(腰果、杏仁)或10个小坚果(花生)。

每天坚果和种子的摄入量约为5个大坚果(腰果和杏仁)或65,438+00个小坚果(花生)。吃得太多可能会导致肥胖。9.“少吃一餐就是一餐”而不是吃早餐。

不要一起吃早餐或早午餐。你觉得今天少吃热量减肥好吗?根据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早上总是空腹的人容易在胃里堆积脂肪。更严重的是,这些脂肪会使我们的胆固醇升高,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每天吃三餐。如果起晚了,可以把三餐调整到以后。两餐之间的间隔是4-5个小时,但是你应该在晚上9点之前吃完你的晚餐。

10.按顺序接受名人的饮食计划。

名人总是光鲜亮丽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瘦,一样美,一样帅。但是,你的身体机能和他们一样吗?如果不是,为什么要完全照搬别人的饮食计划?这些名人之所以能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训练和营养,是因为他们身体健康,但他们的方法不代表对你同样有帮助。比如年轻艺人的饮食和训练计划就和中年人有很大不同。

建议:不要幻想自己按照名人的计划就能变得和名人一样漂亮,要给自己找一个正确的方向。重点是规划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注意能量平衡,同时制定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11.没有保持良好的饮食记录。

减肥的时候一定要做详细的饮食记录,包括三餐,偶尔的零食,别人分享的零食或者下午茶。有些不敢面对自己减肥的人,甚至会跳过自己的“失控餐”。要知道“魔鬼藏在细节里”。不详细记录,根本抓不到让你胖的凶手,也不会明白越来越胖的问题。

建议:三餐一定要吃得均衡、丰富、饱满,但不一定要吃饱。特别是,节食者在吃正餐时千万不要饿,尽量避免正餐以外除水以外的任何食物。这种方式也可以让你更准确的记录自己的饮食。

12.过度期待运动会燃烧脂肪。

很多人认为高强度的运动或者所谓的燃脂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代谢率,对运动的效率期望过高,以为只要饭后跑1小时就可以消耗热量,殊不知运动其实也是这么耗能高效的,只是把吃进去的多余热量变成了脂肪组织。假设一般成年人运动理想情况下每小时消耗400卡左右的热量,但如果吃一个鸡腿,热量可能会超过800卡,更何况你吃30分钟以上的几率很大,“错误预期”会成为肥胖的主因。

建议:虽然研究表明运动后30分钟内吃东西不容易发胖,但这并不意味着运动后就可以大吃一顿!建议有氧运动后最佳补充比例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3-4: 1”,肌肉力量训练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2-3: 1”,选择高血糖指数(高GI)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含糖饮料等,促进肌肉生长。

虽然研究表明,运动后30分钟内进食不易发胖,但这并不意味着运动后可以大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