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瘦,蛋白质高。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的尿蛋白值总是反复出现,忽高忽低,这其实与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

尿蛋白是影响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对肾功能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需要注意哪些生活习惯,如何保持尿蛋白的稳定?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尿蛋白。尿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

尿蛋白是人体尿液中的蛋白质。正常人的尿液中有微量蛋白,在正常范围内为阴性,为(-);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指数缩写为PRO。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这些蛋白质不能被机体重吸收,而是直接进入尿液,从尿道排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越高,肾脏滤过功能越差,滤过功能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生理因素,如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精神因素、感冒、高烧、吃大量高蛋白食物等。,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但定性的尿蛋白一般小于+,称为一过性蛋白尿。这些因素引起的尿蛋白增加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诱因解除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恢复正常。

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增加会引起高度重视。肾脏疾病是蛋白尿的主要原因,如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使大量蛋白质随尿液流出,形成蛋白尿。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等汞中毒和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以痛风为例,痛风性肾病主要是由痛风长期发展而来,不仅对患者的关节影响很大,对肾脏也有损害。

早期痛风性肾病可引起低分子量蛋白尿。痛风加重时可能累及肾脏,出现夜尿和低分子量蛋白尿,后期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因此,痛风等症状应尽早治疗,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伤害。

蛋白尿也可以根据成分和分子量来分类。按成分可分为单纯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单纯性蛋白尿是指患者的尿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混合性蛋白尿是指患者尿液中除白蛋白外,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小分子蛋白。

按分子量可分为四类,即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他们的特点也不一样。

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指大部分患者的尿液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可伴有小分子蛋白;

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患者尿液中大部分是小分子蛋白尿,如溶菌酶、尿α1-微球蛋白等。

组织蛋白尿是由体内组织损伤引起的;

溢流尿蛋白是一种血液循环中小分子多的异常蛋白。肾小球滤过后,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从尿中排出,常为多发性骨软骨瘤引起的轻链蛋白。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也没必要太担心。蛋白尿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特定的疾病。如果患者长期出现蛋白尿,说明肾功能损害严重,一定要及时治疗。但有些蛋白尿患者治愈后容易反复。原因是什么?

饮食不节制是反复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觉得尿蛋白值下降了,处于正常状态,就放松了警惕,经常吃大鱼大肉,一点都不节制。

饮食过量会使患者摄入过多的盐、蛋白质和脂肪,加重机体负担,尤其是肾脏滤过的负担,使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功能下降。如果这些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导致蛋白尿的复发,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到低脂低蛋白低盐饮食。

很多患者在蛋白尿消失后,觉得病情稳定,没有任何不适,就没有按照医嘱按时服药,而是随意停药,很可能导致蛋白尿复发。

用药过程中,药物会在患者体内分解释放,起到药物的作用,降低尿蛋白含量。如果停药,尿蛋白会反弹。

另一方面,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和抗炎能力。一旦停用药物,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抗炎能力自然会下降,出现一系列问题。

所以,现在还在服药的肾病朋友,不要随时停药或减少剂量,否则受伤害的不仅仅是肾脏。

比如肾病伴高血压患者,任何时候都要继续维持原有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一片(片)都不能少。即使患者血压已经下降到正常状态,肾病患者也不能停药或减少剂量。

通过服用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的肾病患者,如果停药或少服药,血压会再次升高。高血压反弹不仅会加重肾病症状,还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患者免疫力下降,不注意身体护理,很容易患传染病。当感染后,肾脏中的炎症物质会变得非常活跃,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的蛋白质。

比如发烧、感冒、肺炎、牙周炎、尿路感染等。,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诱发蛋白尿的复发。

以尿路感染为例,由于严重感染和发热,肾小球的通透性可能增加,尿液中会出现少量蛋白质。长期不治疗,肾脏会被肾实质损害,出现真正的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对肾脏的影响更严重。

所以对于感染性疾病,要积极治疗,不要等到肾功能下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那样会更被动。

肾脏最怕的就是身体过劳。过度劳累和经常熬夜也可能诱发蛋白尿反复发作。当人体疲劳时,会大量出汗。这个时候如果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偏高的现象。所以,即使病情控制住了,也不要加班熬夜。注意按时休息,保证睡眠。

否则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蛋白尿复发。所以肾病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为了防止反复蛋白尿,患者通常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使尿蛋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1.保持健康清淡的饮食

患者饮食要保持清淡,一定要严格控制高油高盐的食物,尤其是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一般不要超过3g。低盐饮食可有效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尿蛋白减少20%以上。

还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只要满足身体需要就行。慢性肾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供应量约为36克。推荐牛奶、瘦肉、鱼。

低盐低蛋白要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可以从玉米、小麦、大米中获取。

此外,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韭菜或山楂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C和B;牛奶及其制品、虾皮、芝麻酱、海带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也可适量食用。

2.适度运动提高免疫力,还要劳逸结合。

蛋白尿意味着肾脏损伤。为了防止反复蛋白尿,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适量运动对患者的健康是好事,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健康。

但最好选择正确的运动方式,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慢速运动,这样对患者的健康更好。可以选择慢跑、骑行等运动,但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劳逸结合。

3.定期去医院复查。

定期去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蛋白尿是否复发。为防止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长期坚持检查监测,有助于患者看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抓住最佳治疗期。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血压的稳定,这会给肾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当血压升高时,意味着体内滞留了大量的水和钠。如果继续升高,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肾小球纤维化的进程,降低肾小球滤过功能,导致蛋白尿。

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压药,并保护好肾脏,以免被药物损害。

尿蛋白高,总是反复。想要维持正常状态,还是需要患者朋友们时刻保持警惕,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检查,维持血压,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好预防,才能更好的预防蛋白尿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