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Tik Tok·马尚老师?
他叫马,东北人。当他打开自己的抖音视频,听了两三句,一股股东北大的味道扑面而来。年轻时从哈尔滨大学毕业后,他带着妻子来到南京,扎下了根。说起专业背景,马学的是美术,但和当老师的妻子一起,他认识了很多当地的教育家和作家朋友,经常交流思想。2003年,马和几个老师创办了一个教育机构。他教小学生写字。
51岁的他在鼓楼区的教室一周上八节课,教龄十几年的学生总是有限的。马向异曾经认为,如果有一天他不能在讲台上教学,他积累的教学经验不能留下来,那将是一种遗憾。直到他遇到Tik Tok,一开始他只知道这是一个很多年轻人都在用的APP,却不知道拍什么。后来,他认为他可以把作文课放在Tik Tok。
先后在Tik Tok上传教学视频257个,累计点赞383.8万,粉丝1.91.6万。马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承载更多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受困于写作的学生。
“看完了,最怕写故事大纲,重在情怀”;“游记不能写成流水账,要抓住重点”;“写人的时候,感觉选材很难,就想想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马老师在教作文》一书中,马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小学作文教学。
他不喜欢有些老师上课固化的欣赏味道,说春天永远是朱自清,那种精神永远是白杨称赞。在Tik Tok,他会有意识地推荐雷蒙·布利杰的《雪人》给家长阅读,深入浅出地分析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第一句话的交错时间,选择莫言的段落,让学生明白什么动作描写需要一个系列来表达效果。
“作文学习的目的是训练思维方式,首先是人文,其次是语文。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用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的心灵。”马认为,最好的教育效果是在保证考试成绩的同时,让孩子的人文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