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京东快递能走到最后的胜利吗?

原标题:2065438+2009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适时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收到快递,撕开胶带,打开纸箱,扔掉里面的馅料...这个操作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但在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背后,却是目前难以解决的巨量快递包装垃圾。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由此产生的包装垃圾成为生活垃圾的最大增量之一。快递行业如何实施“绿色包装”,做到减量化、可循环利用,已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事”。

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快递包装减量化正在进行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个菜鸟驿站,除了五组智能快递柜,还有三个绿色回收站。学生拿到快递后,可以选择现场拆包,将包装盒、包装袋、塑料填充物扔进回收箱。来网站发邮件的学生可以重复使用这些包。

据该站负责人葛介绍,该站日均包裹量约3000件。通过建立回收系统,现场包装的二次利用率现在达到40%左右。据菜鸟网络介绍,目前已在全国200个城市的邮局设立了约5000个绿色回收箱,为快递包装的回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菜鸟驿站只是一个缩影。快递物流业的“绿色化”遍布包装、配送、回收等流程。以快递包裹上的电子面单为例,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军说:“原来的四折手写快递面单变成了现在的两折电子面单,面单的面积和数量都减少了,用纸量比原来至少少了40%。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电子账单的普及率超过90%。”

快递物流业“绿化”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快递包装垃圾“围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快递服务企业总量已达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合计6038.4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8%。截至2065438+2009年3月底,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8.6亿件,同比增长23.3%,业务收入完成596亿元,同比增长23%。

累计来看,2019至1-3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1.5亿件,同比增长22.5%;业务收入合计6543.8+0543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4%。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23.6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95亿件,同比增长30.3%;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2.9亿件,同比增长8.9%。

2018-2019 3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注:7月业务量增速为27.3%,5月业务收入增速为22.2%)

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相应的,过度包装和大量快递包装浪费也随之而来。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在我国特大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正在增加,前者占后者增量的93%,部分大城市占85%至90%。

令人欣慰的是,在市场各方的努力下,快递行业的“绿色行动”蔚然成风:中国邮政实施了胶带“瘦身计划”,将在不影响快件包装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胶带宽度。苏宁等电商平台在生鲜领域推广冷链孵化器回收,现场签约,即时回收。许多快递公司减少了包装填充物的数量,用大型气体填充物取代小型填充物...

挑战:总体回收率不到20%

虽然市场各方都有所行动,但“绿色快递”依然任重道远。有专家估计,我国快递包装整体回收率不到20%。记者了解到,实施“绿色包装”还存在以下困难:

1,太麻烦了。从去年开始,一些电商平台在配送方式上为用户提供了“绿色包装”选项。然而,使用可回收的包装盒和即时回收的交付方式并不受包装和配送人员的欢迎。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方面,“个性化”的绿色包装会增加包装工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因为它需要立即回收,所以拆包和提货的时间会更长。分销商和包装商的工资与单量挂钩,因此缺乏“绿色”动力。

北京市民任小姐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今年年初,任小姐在某生鲜电商平台买了一些生鲜产品。考虑到周末在家,不需要一次性包装,她特意选择了“需要就地回收的环保保温箱”。结果还是第二天送到她家门口的一次性泡沫盒。她怀疑一些电商的绿色包装只是“做做样子”。

2、价格贵。菜鸟绿色行动负责人牛志静表示,无胶纸箱和环保快递袋的市场价格约为65438+普通纸箱和快递袋的0.5倍至2倍,可降解胶带的价格是普通胶带的5倍。有测算显示,如果国内500亿个快递包裹全部绿色化,增加的成本可能达到100亿元。

ZTO快递研究院院长朱毅表示,低成本的绿色耗材对推动绿色包装非常重要。“快递行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了。”

3.很难一起工作。快递绿色包装的难点除了成本,还在于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也有快递公司表示:“70%的包裹都是商家或者消费者自己包装的。”“快递公司只是一个转运投递系统,我们无法限制消费者或商家使用什么样的快递包装。拆解快递包装的回收循环也需要多部门合作。”

展望:适时出台强制性标准。

为了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和减量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

2017年,国家邮政局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快递行业推广绿色包装的指导意见》。2018新修订的快递包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发布,绿色化是重要内容。2019年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制定本市快递业绿色包装标准,促进快递包装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目前看来,绿色快递的相关标准主要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这大多与绿色包装成熟度低、相关企业成本承受能力弱、管理难度大有关。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唐延菊表示,针对绿色包装材料导致成本增加、快递垃圾回收低值塑料等问题,是否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是否需要适度干预、如何干预,需要进行全链条的成本分析。“希望尽快启动相关研究,开展基础数据的计算。”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择机出台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实现社区回收、第三方企业回收、电商物流企业回收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