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舷外发动机

通常由三个主要部件组成,动力头、齿轮箱和螺旋桨。

1,动力头是舷外机的动力心脏,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内燃机。传统内燃机曲轴水平布置,水平方向输出动力,舷外机内燃机曲轴垂直布置,便于动力向下输出。除了曲轴、活塞、连杆、气缸套、气缸盖和气缸体,动力头还包括完整的气门系(凸轮轴、顶杆、气阀等。)、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进气系统和其他部件等。

动力头是整个舷外机成本最高、技术含量最大、重量和体积最大的部件。“万众期待”的动力头在舷外顶部,所以燃油舷外看起来头重脚轻。

2.齿轮箱位于动力头下方,负责向螺旋桨传递动力,提供减速比——由于内燃机转速过高,扭矩过低,不适合船舶推进,所以需要齿轮箱来降低转速,增加扭矩。齿轮箱主要由传动轴、齿轮和外壳组成。其主要性能指标是传动效率、水阻系数和可靠性、耐久性。这很有挑战性。为了提高传动效率,降低水阻,需要“瘦身”,但会降低可靠性和耐用性。“厚材料”会增加可靠性,但会降低传输效率,增加水阻。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3,螺旋桨其实就是螺旋桨,这也是很有讲究的。螺旋桨最基本的指标是螺距,螺距的定义是螺旋桨不打滑旋转一周的距离。这个螺距和螺丝的螺距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把螺丝拧进木头的时候,拧一次,螺丝前进的距离。螺距越大,螺旋桨需要的推力越大,每转向前的距离也越大(拧起来很费劲,但很快就会全部拧进去);螺距小需要的推力小,但是每转的距离也短(容易拧起来,但是比较费时间)。

通常对于重型船舶,我们希望舷外发动机提供更大的扭矩、更大的螺旋桨螺距和更高的推进效率;对于很轻的船,对扭矩的要求没那么高,螺旋桨螺距更小,转速更高,推进效率更高。按燃料种类分,有汽油舷外机、柴油舷外机、液化石油气舷外机、煤油舷外机。

1,汽油舷外机:舷外机的主流燃料是汽油,具有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动力范围广等优点。在燃烧技术上,可分为二冲程、四冲程和二冲程直喷。二冲程加速不错(因为曲轴确实每转工作一次),但是排放太差,在欧美卖不动。四冲程相对环保,但二冲程的人不适合它的加速能力(曲轴做一次功需要转两次);二冲程直喷希望结合两者的优点,就是在二冲程的基础上实现汽油缸内直喷,而不是通过化油器与空气混合。各大舷外机厂商,如雅马哈、水星等都具备这三项技术能力,而美国的Evinrude更注重双冲洗直喷技术。

2.柴油舷外机:由于柴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柴油舷外机不可能被广泛使用。即使高压轨技术再普及,其压燃式工作原理也注定了工作时会有更大的振动和噪音。对于安装在机舱内的舷内发动机来说不是问题,但是对于挂在艉板上的舷外发动机来说就是致命的。柴油机通常扭矩较大,传递大扭矩也给变速箱带来更大的挑战。柴油舷外的吸引力来自于柴油。一是更安全(比汽油安全);第二,不需要为放置在以柴油为燃料的大型船舶上的运输艇再提供一个(汽油)油箱。日本洋马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柴油舷外发动机制造商。

3、液化石油气舷外机:它的诞生只有一个原因——环保。随着各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汽油/柴油舷外机已经不能满足很多地区或湖泊的环保要求,于是LPG舷外机诞生了。本质上,这是对传统的汽油舷外发动机稍加改造,就像把国内的汽车改成液化气汽车一样。液化气舷外发动机在美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中国也已经开始使用。但由于它们太容易挥发和泄露,悬在人们头上的安全顾虑始终无法摆脱。国内最常见的是本田的汽油舷外改装的。

4.煤油舷外发动机:在东南亚、南亚市场巨大,使用低质煤油作为燃料。优点:省钱;缺点:污染大。上面已经提到了各种燃油舷外机的优缺点,这里只着重介绍汽油舷外机的优缺点。

优点:1,安装方便,直接挂在艉板上,没有艉轴定心等复杂环节。2、无机舱,节省机舱宝贵空间。3、它是一套完整的推进系统,简化了用户和船厂的购买和采购流程。4.一般重量较轻,有利于提高船舶尤其是高速艇的航行性能。

缺点:1,由于安装方式的限制,必须采用轻量化设计来减轻重量,大大降低舷外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一般商用舷外机的使用寿命是2-5年。2.能源利用率低,燃油经济性差,使用成本高。3、结构复杂,运动部件多,后期需要大量维护,故障率高。4、储存运输不便,汽油泄漏不可避免,不仅带来安全问题,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在中国许多地区,海事局已经禁止超过12座位的船舶使用汽油舷外发动机作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