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运动要注意什么?
研究表明,孕期多做适当的运动是一种很好的间接胎教。通过运动,可以帮助孕妈咪预防便秘和静脉曲张,使关节韧带变得柔软,增强腹肌,避免自己和宝宝的体重过度增加,缓解因身体越来越重而带来的各种不适,从而在分娩过程中顺利产下宝宝。同时,它还能促进婴儿的大脑和骨骼发育,有助于婴儿出生后形成良好的性格。
孕妇运动的注意事项
1,不要去闹市区散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汽车尾气含量高,过量吸入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2、散步要讲究科学,最好一开始就放慢速度,步行距离约为1公里,先每周三次,逐渐增加距离。
3.走路时尽量避开有斜坡或台阶的地方,尤其是孕晚期,以免增加摔倒的几率。
4.天气太热时,不宜在10上午到下午3点之间去散步。
孕妇运动时心率不宜过快,尽量不要超过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60%。如果孕妇在运动过程中感到头晕、恶心或疲劳,应立即停止运动;如遇腹痛或阴道出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孕妇也要注意宽松舒适的衣服和轻便的鞋子。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虚脱;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最好在空气新鲜、树木成荫的地方锻炼,对母体和胎儿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最后强调,糖尿病孕妇可以适当增加运动来控制血糖;高血压孕妇应限制运动量;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孕早期应卧床休息;多胎妊娠的孕妇最好选择散步等温和的运动。总之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好咨询产科医生后再安排适当的运动。
孕妇经常户外运动吗?
孕妇户外运动对胎儿有好处。散步是一项非常适合孕妈妈的运动。人的脚上有数不清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体内各个器官相连。同时,足也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和足三阳经的终点。此外,踝关节以下还有60多个穴位。经常散步会刺激这些穴位,强化血管,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从而改善全身器官组织的功能。因此,散步具有强身防病、促进睡眠、促进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作用。
只要天气和身体允许,孕妈咪最好能坚持经常到户外散步。散步的地方适合选择空气清新、人少的地方如林荫大道、河流、公园或郊区。这样,孕妈咪不仅可以欣赏风景,缓解内心的孤独或不安,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腹肌和骨盆肌肉及韧带的力量,顺利分娩宝宝。
如何帮助胎儿做运动
有研究表明,怀孕第七周时,宝宝开始斜视、吞咽、握拳、抬手、伸腿、转身等。第32周能睁开眼睛,能打哈欠,能使劲踢腿,能把手放进嘴里,说明宝宝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如果我们帮助他们在母亲的子宫里做运动训练,将有助于他们出生后发展运动,如翻身、抓握、爬行、坐姿和手指。
方法指导:孕妈咪仰卧在床上,头不要太高,全身尽量放松;然后,双手托住肚子里的宝宝,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来回抚摸。以上动作重复10次后,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抚摸宝宝,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刚开始宝宝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熟练之后,宝宝就可以出现明显的反应了。但是宝宝的反应速度和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异,每个人不可能都一样。24周时,如果能摸到宝宝的头和四肢,可以用音乐轻轻拍打肚子,用手轻轻推宝宝。
体操对孕妇的好处
怀孕三个月后,如果家里有一个可以看到外面美景的大厅,可以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然后,孕妈妈面对门窗,呼吸新鲜空气,伴随着优美柔和的音乐做体操。这种体操被称为“大厅体操”。不仅可以加强孕妈咪的心肺功能,消耗体内脂肪,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还有助于增强分娩的耐力。
孕妇增加骨盆和腰部肌肉锻炼的好处
增加产道肌肉的弹性运动:躺在床上,双手分开与肩同宽,头深深低头,背部呈圆形向上拱起;然后,抬头挺胸,挺直背部,重心前移。可以配合呼吸做,每天早晚各做5-10次。这个动作可以帮助孕妇毫不费力地移动骨盆,增加产道出口处的肌肉弹性,增强腹肌和背部的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