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是由脱氧核苷酸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或杆状物质,是主要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脱氧核苷酸和蛋白质组成。脱氧核苷酸是指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决定生物特征的有效DNA片段称为基因。基因决定生物体的特性。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因此,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扩展数据:
基因突变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组DNA分子突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
从分子层面来说,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虽然基因非常稳定,可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准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基因也可以突然从原来的存在形式变成另一个新的存在形式,即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一个新的基因来代替原来的基因,这种基因称为突变基因。
因此,祖先从未有过的新性状突然出现在后代的表现中。例如,维多利亚女王的家人之前从未发现过血友病患者,但她的一个儿子却患上了血友病,成为她家族中第一个患有血友病的成员。
后来,她的孙辈中出现了几个血友病患者。显然,她父亲或母亲的血友病基因发生了突变。突变基因遗传给了她,她是杂合子,所以表现型还是正常的,只是通过她遗传给了儿子。
基因突变的后果不仅可以通过形成上述致病基因引起遗传病,还可以引起死胎、自然流产和出生后过早死亡,称为致死性突变;当然可能不会影响人体,只是造成正常人之间的基因差异;甚至可能给个体的生存带来一些好处。
百度百科-基因
百度百科-染色体
百度百科-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