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丸子怎么做:想知道浓缩丸子的详细制作过程,有哪些经典
特点:体积小,用量少,服用方便,增加疗效,节省大量辅料;便于携带和运输,既符合中药的特点,又适合机械化生产。
分类:按辅料可分为浓缩蜜丸、浓缩蜜丸、浓缩水丸。
浓缩丸的制备方法:
浓缩丸可采用塑制法和泛制法,其操作方法与蜜丸(机制丸)和水丸相同。
1.造型法
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将部分中药材煎煮提取有效成分,浓缩成膏;与其他细粉混合,加入适量炼蜜,制成硬度适宜的丸剂。用蜜丸法制成丸剂,或用浓缩膏作粘合剂;加入药材细粉或适宜的赋形剂,混合制成适宜硬度的丸剂,机械挤压成条,制丸,湿颗粒干燥,过筛,抛光,包衣。
2.泛方法
将处方中某些药材的煎煮液或提取物浓缩成膏状作为粘合剂,其他药材细粉,制成丸剂。或将稠膏与药材细粉混合成块,干燥。研磨成细粉,用冷开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润湿剂制成丸剂。
一般来说,膏少粉多的方剂宜用盘法;膏体可根据与粉末的相容性用机械制成颗粒;膏多粉少时应采用抹灰法。为保证浓缩丸的质量和疗效,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药材的处理:根据药方,一定要分析哪些药材是做药膏的,哪些药材是磨成粉的,一定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疗效适当处理,这样既能缩小体积,又能增强疗效。一般来说,方中有些药材软而脆,含粉多,贵而精,量少或作用强,应粉碎成细粉,作为霉菌保存,也作为提取物的吸收剂。体积大、质硬、纤维多的药材宜做药膏。
在提取浓缩成膏的过程中,最好不要损失有效成分。因此,应根据药材的质地和临床所需药材有效成分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应先提取挥发油或芳香水。含有加热时易分解的有效成分的药材不宜用直火煎服,用渗漉法更为合适。一般药材可煎煮浓缩成膏。还应根据药材的性质选择溶剂,如水、乙醇或水醇混合溶剂。
浓缩温度宜低,过高时有效成分易被破坏和烧焦,以减压浓缩或薄膜浓缩为好。膏体的稠度要看粉量,一般用完比较好:太稀,体积大,用不完;太稠,劳动强度大,搅拌时操作困难。浸膏粉的制备:用锅法制备浓缩丸时,应先制备浸膏粉。这种粉末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的疗效,而制粉的关键在于浸膏的干燥。目前国内制药公司多采用喷雾干燥和低温减压干燥来干燥提取物。干燥后的浸膏块颜色浅、质地脆、易粉碎、药味浓。如果常压干燥的浸膏黑色横截面呈玻璃状,极难粉碎,有焦味,成品疗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