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有哪些特色舞蹈?

台湾省的特色舞蹈是杵舞。

杵舞也叫杵乐。高山族舞蹈。台湾日月潭地区游行。杵是木头做的,一人多高,可长达2米。右边的妇女们,三五成群,围着石臼,手里拿着一根长木筏,对着石臼轻轻均匀地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甚至载歌载舞,在石臼里表演高山族妇女的劳动生活。

杵舞简介

羽毛球舞直接脱胎于打饭劳动,又称“梆子”、“梆子”或“梆音”。它是古代人用杵臼打饭时留下的一种劳动娱乐形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流行于日月潭景区,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为一体的表演歌舞艺术。

杵长四五尺至六七尺,为木质。一人多高,长度可达2米左右。每个杵都有自己的声音。因长短粗细不同,音高不同,用杵敲击石头发出叮咚的音乐声。跳舞时,妇女们穿着鲜花和漂亮的民族服装,各持一根杵,相互配合,敲出美妙的旋律,边敲边唱边跳,她们有时还整齐地击在一起。

时而交错拍击;忽退忽聚;或者用脚踩在地上,或者左右摇晃。优美的景色,委婉的歌声,健美的舞姿,清亮清亮的声音,令人耳目一新的“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