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州的排水系统这么差?连高新区都避不开?
2065438+2009年6月以来,市区降雨量305毫米,为常年同期242.3毫米,偏多26%。降雨是分散的和区域性的。其中,8月1日7时至20时,郑州市出现大到暴雨。据市气象部门统计,当日全市最大小时雨强达到70毫米,是郑州市气象部门2010开始小时雨强监测工作以来的最大小时雨强,远超全市市政管网设计排水标准。
城市雨污水管网老化、建设标准低是城市道路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区雨水管道1.240公里,大部分管径较小,老化严重。20多年有1,60公里,20年有1到360公里。现有的排水设施和排水系统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同时,近年来,由于轨道交通和各类市政公共建设项目的集中建设,各类工程会对城市雨污水管网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导致管网排水能力下降。
此外,城市河流防洪标准低。强降雨过程中,城区河道水位高于雨水出水口,形成泄洪瓶颈,如沿河金水河、东风渠莲湖东路、七里河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等。一些小区和楼房雨污不分,大雨以上下雨道路污水翻出,也增加了城市道路雨水管网的收集和排放压力。
郑州将启动明渠和外围河道清淤改造;
针对上述问题,城管部门还组织专人检查督促隐患积水点整改进展,跟踪责任单位整改效果。今年,* * *下达了11份整改通知书,对745处隐患和重点区域、部位下达了防汛责任清单,对210处重点隐患安装了管理责任公示牌。各责任单位通过铺设疏管道、改造支管、增设集水井等工程措施,先后整改积水点隐患49处。
对于不具备工程措施的积水隐患点,市城区防汛办要求各责任单位通过抽排水、分流、专人看守、开启集水井等管理措施,加快积水排放。对于不抽排水以及影响交通的,明确要求及时发布断网信息,并协调交警部门派专人进行现场疏导,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汛期前,城区共开挖雨水管道374公里,明沟14公里,水井6万多口,检查井安全防护网近5.5万套。
近期,市区防汛部门将集中统一调配防汛物资车辆,增加流动泵车或水泵数量,组织更多人员再次疏通集水井,在汛期前尽可能大面积打开集水井,安装防护架,安排专人值守,尽快做好应急抢险处置工作。
长期措施方面,郑州将启动包括外围河道在内的明沟明渠疏浚改造,推进城区河道整治,提高防洪标准,高标准实施市政管网建设改造,进一步加大雨污分流推广力度。同时,力争利用3年时间,依托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初步实现对城市雨污水管网、河道、重点区域的智能监控,使各类隐患排查更加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