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蛋白质中的安全事件及相关案例或蛋白质中缺乏相关疾病。
蛋白质缺乏症又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和全身性水肿。
蛋白质是人体两大生命物质之一,也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然而,在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维生素和矿物质。谁知道呢,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你更有可能缺乏蛋白质!
1.免疫力低下
当你发现自己比周围的人更容易感染流感时,你可能知道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但你不知道的是,免疫力低下很可能是因为蛋白质的缺乏。人体内的抗体是抵抗疾病的重要物质,抗体是具有一些特殊结构的蛋白质。当人们由于膳食摄入不足而缺乏蛋白质时,身体的抗体合成不足,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2.骨质疏松症
人体骨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钙、镁等矿物质为代表的无机物,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硬度;另一部分是以骨胶原为代表的有机物,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韧性。当人体缺乏蛋白质时,骨胶原合成不足,可能导致骨骼韧性下降,变脆。此外,由于骨骼中的矿物质需要附着在蛋白质竖起的结构上,如果骨骼中没有蛋白质,无机盐就无处附着,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3.身体上出现“肥纹”
我们的皮肤里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可以增加皮肤的弹性。如果缺少了,我们的皮肤就会变脆,受到外力拉扯就会被撕裂。很多胖子的小腿、腰部、臀部都会有一些“脂肪纹”。其实是因为她们皮下脂肪太多,拉伸了皮肤,但是皮肤缺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导致拉伸后无法恢复,出现了“脂肪纹”。一些怀孕和分娩后出现“妊娠纹”的女性也是如此。
容易疲劳
很多人比别人更容易疲劳,尤其是人多,空气不流通的时候。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人体血红蛋白主要是为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如果缺乏血红蛋白,人体获取氧气的能力就会下降,身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就容易疲劳、困倦、抑郁。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机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缺乏血红蛋白。
5.血管内胆固醇沉积
众所周知,如果在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但实际上,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也会造成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这是因为胆固醇需要一种载体蛋白在人体血液中运输,只有这种载体蛋白保持正常水平,才能保证胆固醇的正常循环。没有这种载体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的运行速度就会大大减慢,甚至停滞不前。结果,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最终形成血栓。
6.水肿
很多营养不良的患者都会有一个症状,那就是水肿。按理说营养不良的人应该瘦,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水肿呢?原因是血液中的蛋白质对维持人体内胶体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缺乏蛋白质,渗透压就会失衡,大量水分进入细胞间隙,导致人体水肿。因此,当人体出现蛋白质的营养不良时,就会出现水肿的症状。
7.儿童佝偻病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经常“站不直”。这个时候,有的人会动不动就打骂,有的人会说这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的”。事实上,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经常保持直立的姿势,那可能是他的肌肉缺乏蛋白质。人体肌肉中的蛋白质为肌肉提供力量支持。如果缺乏,就会出现肌肉无力,表现为孩子站不直。
8.糖尿病
可能有人会说,糖尿病的病因是高血糖,只和糖有关。怎么会和蛋白质有关系?其实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和很多营养素有关。蛋白质与人体内的许多激素有关。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体内合成的胰岛素(一种多肽激素)量就会减少。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升高的关键激素。因此,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可能会导致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蛋白质在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体缺乏蛋白质有很多危害,上面只列举了八种。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日常饮食,因为蛋白质需要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转化成小氨基酸才能被人利用,所以内服比外用更有效;而且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只要我们能做到合理膳食,就不必去买昂贵的蛋白粉。
我们每天需要补充多少蛋白质?对于正常的健康人来说,如果是混合饮食(即既吃素食又吃素菜),每天所需的蛋白质质量就是你的体重(kg)乘以1.1;如果你是素食者,需要增加到1.5到2.0;如果是纯肉,或者肉的比例大,就降到0.8。
另外,在补充蛋白质的时候也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因为一般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脂肪含量也相对较高。不要为了补充蛋白质而吃太多脂肪,那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