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authorware课件的毕业论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背景音乐;多媒体的
序
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视听信息、生动的图形、图像、高科技的表达手段,简化教学内容,化宏观为微观,形象生动,创设情境,撰写论文,在教学中体现理论学习、问题辅助学习、激发兴趣、协作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个体自主学习变为小组合作学习,从临摹学习变为创造学习[1]。本文采用Authorware7.0软件,借助Fireworks8.0制作动画,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完成了电子测量技术的课件设计。
1课件的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是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应用电子、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新知识点多的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编辑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规划教材《电子测量技术》。目前,该教材已经印刷了7次,印数达到了3万册。因此,从教学角度考虑,考虑到教材已得到广泛认可,课件内容以此书为蓝本,涵盖全书《电子测量技术》12章,并借鉴基于PowerPoint课件的原创经验,每章自成体系,根据教学大纲划分知识点;其次,课件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视听效果,课件所用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开发环境相对兼容,便于升级和扩展。
1)脚本编写
编写详细的脚本是整个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将课件设计和制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课件制作的重要依据。写毕业论文的脚本包括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风格设计[2]。
界面是屏幕上教学信息的显示区,也是用户的操作区。在设计时,主要强调“为学习而教”的思想,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既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和视听效果过于强烈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内容;还要考虑到课程的一些内容如仪器内部电路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需要感官刺激来激发兴趣的特点。
同时,我们意识到多媒体课件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交互能力上,比如点击屏幕上一个特殊的链接设置,就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对象之间跳转。在这个设计中,创建了两个导航结构。一种是利用“导航”图标指向框架图标中的一个页面,实现程序内部的跳转和调用。另一种是通过内嵌在“框架”图标中的导航控件,在不同页面之间进行浏览和翻页。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超文本链接来实现交互性能。
在风格设计上,主要体现界面、字幕、展示对象的整体和谐统一。
2)框架结构的设计
编辑之前考虑到文字输入比较多,只使用“交互”图标就可以实现翻页的功能,但是写硕士论文比较麻烦,找页和指定固定页也不够。因此,使用“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进行文本浏览要方便得多[2]。
“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密切相关,经常一起使用。导航结构提供了选择路径的方式,可以根据设置自动跳转到指定的目标页面;“框架”图标可以轻松地设计带有图形、声音、动画和其他组件的页面。最重要的是,在“框架”图标中嵌入了一组导航控件,可以更方便地在页面之间来回翻页。
基本框架结构设计完成后,一些地方做了编辑,比如改变控制按钮的位置和图标,设置按钮防止换行,编辑屏幕的进入和退出等。,使之更适合课件的使用。
2多种媒体材料的运用
要实现多媒体课件内容的丰富多彩,使用多种媒体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文字、图形、图像是最基本的元素,此外还有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考虑到职业教育“淡化理论、充分利用、培养技能、注重应用”的特点,我们认为测量原理部分的讲解应力求突出基本概念,通俗易懂,并写一个小结供自学,所以这部分课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为主,较为详细;测量方法应强调操作性和应用性,设计以视频演示为主;对于测量仪器,重点介绍了工作原理和组成框图,设计中以动画和网页内容为主。整个课件设计力求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布局,使其既符合教材要求,又突出多媒体特点。
1)文本输入
Authorware可以直接将外部文本输入其中,但是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文本的输入格式有一定的限制,只能输入TXT和RTF格式的文件[3]。对于不是这种格式的文档,如果使用常规的直接输入,势必会占用大量时间,不利于课件的开发。因此,在系统剪贴板的帮助下,通过复制和粘贴来添加文本。当文字过长,或者输入文字过长时,采用滚动文字输入法,预览时会更方便。
2)图片的应用
利用系统本身的绘图工具箱可以画出比较简单的图,但是《电子测量技术》这门课程仅仅依靠绘图工具箱是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比如大量的仪器原理图、接线图、仪表盘图等。我们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是利用Authorware7.0提供的插入外部对象的功能,将Protel99SE、Word、LabVIEW等原始制作进行转换。变成图片的形式,而改写医学论文来丰富设计的原材料。
3)添加背景音乐
Authorware7.0系统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声音文件格式,如WAV、SWA、AIFF、PCM、MP3等。[3].制作课件时,可以通过“声音”图标插入音频和设置声音播放,如控制播放次数、设置播放时间和速率等。,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引用这些声音素材,添加到课件中。在课件中引入背景音乐有其优势,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音乐。因此,通过设置“计算”图标和按钮响应,编写按钮激活码,使用户在播放课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点击相应的按钮,实现有声和无声的转换[4]。
4)动画的召唤
动画是多媒体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设计中的一个亮点。而Authorware本身只能制作二维动画,即动画对象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移动,这就大大降低了演示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Authorware不能演示三维动画,而是可以通过插入文件来演示其他软件制作的三维动画。同时系统本身也提供了多种页面切换功能,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资源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制作动画的软件有很多,而且都各有特色。选择正确的创意工具是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知道Authorware系统提供了对GIF动画图像的支持,可以应用到课件中。GIF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图像格式,它包含多帧图像。这些图像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交替显示,从而达到动画显示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Macromedia Fireworks 8.0设计的。在Fireworks中制作动画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创建组件并不断更改其属性来创建运动的幻觉。当所有的帧按顺序播放后,就变成了动画[5]。
5)智能物件和数字电影
智能对象就像一个插入Authorware作品的逻辑包。它是一个强大的开发工具。它的区别在于它与向导的联系。向导可以为Authorware作品提供设置界面,撰写论文题目,在插入智能对象的地方添加各种修改、新内容和逻辑关系。它可以让看似繁琐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完成,即使是没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也可以更轻松有效地完成任务。事实上,智能对象已经使多媒体编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比如智能物体和数字电影的结合[3]。如果只是用前面的方法将数字电影引入课件,我们会在流线上添加相应的图标进行导入。程序运行时执行图标,系统会直接弹出播放窗口,不利于下一步操作。然而,通过电影控制器智能对象可以容易地实现播放进度的调整。
6)网页链接
在课件设计中,考虑到部分仪器由于价格较高或其他原因学校无法购买,如数字通信测试用的检错仪、逻辑分析仪等,课件设计考虑实现网页到知名企业网页的链接,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个功能是在Fireworks中使用URL实现的。编辑所选热点并指定其URL路径。最后,导出这个URL,实现到指定网页的链接。
课件主界面如图1所示,课件第1章界面如图2所示。
3课件的调试和打包
课件主要是针对《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制作的,所以为了方便分发和使用,课件的后期工作就是调试和打包。
由于课件发布打包后将不允许用户修改,所以在打包前应尽可能消除错误,以确认课件可以正常运行。代写英文论文的调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使用路段标志(开始/停止标志),另一种是通过使用控制面板。通过使用调试工具,可以控制程序流程的执行段,逐个执行程序流程中的设计图标。将课件与课件中的库文件打包在一起,可以提高文件的性能,减少发布文件的数量,使最终作品的安装和运行更加容易,增加作品运行的可靠性,避免运行时因找不到外来函数或库文件而导致的错误。
打包的课件可以在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XP或WindowsNT、Windows2000等32位操作系统中设置和运行。所需CPU要兼容Pentium166或以上,内存要64M以上,硬盘容量要780M,支持DirectX的显卡和光驱要8倍速度以上。此外,由于演示窗口的大小设置为832*624像素,因此可用于不小于16英寸的显示器。课件制作完成打包后就可以发布了。课件发布时,必须与程序中使用的外部媒体文件或外部函数文件一起发布。Authorware7.0提供了发布作品的功能,可以将作品运行所需的各种文件和外部函数输出到指定目录,从而形成最终的作品进行分发[3]。
4结论
随着各种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灵活、实时、立体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要想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关键是要设计和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6]。虽然我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但是在高校使用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将与时俱进,改进作品,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
[1]胡新杰。服装教师多媒体课件DIY[M]。北京:中国航天出版社,2005+04-18。
[2]孙,,,冯新亚.新世纪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培训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娜希达·拉夫贾尼。使用Authorware7[M/CD]。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Townsend街600号Macromedia公司,邮编:94103,2003
[4]China-pub.com。Authorware 5多媒体制作实用教程[DK/CD]。北京环球之星软件有限公司2000。
[5]计算机教育图书馆。中文Authorware6。x奇妙效果108案例[M]。北京:航空航天工业出版社,2003
[6]马秀凤。课件设计的理论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1997,(4):216-293
仅供参考,需要原创的话找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