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柏利到比亚迪,为什么这些品牌都要换Logo?
一方面,标志是企业和产品形象的象征性体现,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可识别性,使品牌在媒体推广、信用保障、同业竞争等领域获得优势。Logo是门面,其设计作品往往与产品设计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即使对于一些奢侈品来说,Logo本身也是一种含金量很高的商品。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和消费习惯的不断迭代,不同时代的商品必然需要不同的门面来包装和定义,以满足产品本身不断变化的角色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标签”需求。
说白了,就是厂商要用符合消费者时代的口吻,讲一个可能比他诞生还要早一百年的品牌故事。说到底还是呼唤情感* * *。
所以,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是,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3-5年,随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年品牌,尤其是半个世纪没有改变的老字号,也开始马不停蹄地更换标签。
大家的方向也很明确。互联网的特点是高效、简洁、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这些关键词自然成为了新一代商业Logo努力展示的元素。
最典型的例子是两年前英国奢侈品牌博柏利的品牌重塑。
这个117年没有碰过Logo的顶级奢侈品牌,对原有Logo进行了大幅简化,同时将品牌字体全部换成了无衬线字体,这一切都传递了一个百年品牌也可以简约年轻、与时俱进的品牌愿景。
老牌奢侈品都在行动,别说其他行业了。比如见证了信息革命的苹果,一直在简化Logo越来越频繁;
就连华为荣耀和OPPO这种成立仅几年的自主品牌手机领导者,也在主动适应年轻且极度简化的商务需求和时代潮流;
在信息技术变革更加密集的汽车行业,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和其他行业一样,车企的品牌变革往往代表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背景下的品牌战略调整。比如,早在2017年,宝马就再次更新了经典的蓝天白云logo,大胆采用黑白、扁平化的风格,力求在智能时代体现一种纯粹的豪华形象。
比如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的大众,其实是在享受出价变化。多达12次的改标历史,大众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与时代的大潮紧密相连,逐渐积累到今天巨大的市场份额。
去年,大众不仅将Logo换成了更为简洁的平面单色图案,还对品牌的整个VI视觉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新,打造了一个更加感性、更能散发电动智能味道的品牌形象。
也有很多自主品牌以更年轻、更智能、更高端的步伐引领市场。比如吉利,从第一个带有“66大顺”含义的圆形logo,到后来的“六块腹肌”,不仅在去年对盾形logo进行了瘦身,还推出了扁平化的“量子银盾形logo”,来代表一个全新的能源品牌的几何形象。
还有比亚迪的Logo,也是不断变化的。至今已经注册了全新的版本,现代的线条和简约的组合也预示着全新的品牌定位。
2月29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荣威发布了一张海报。海报左侧的门把手明显是目前荣威车标的轮廓,那么右侧对应的椭圆形是否说明荣威也需要新的车标?
我猜荣威要出大招了,很有可能会明确一个全新的品牌战略,通过换标来打造更新颖的品牌和产品形象。
另外,我注意到海报右下角的“新技术、新设计、新车型”恰好是去年广州车展期间荣威发布的“Motive 2020+”绿芯战略的关键词:
回顾过去,新技术代表了荣威对新能源汽车核心要素“三电”技术的探索,以及即将推出的基于平台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和基于动力兼容平台的电池解决方案。新设计是之前提出的智能设计理念,将与燃油车传统的律动设计截然不同,强调运用新技术开发模式展现车辆的科技智能元素;新模式是旅行服务的探索,在“看、试、买、养、卖”的整个旅行周期中,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和价值感知行为。
如果关于更名的猜测是真的,已经很有互联网概念的荣威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交出一份关于智能时代全新Logo设计的答卷。
当然,全新的产品Logo乃至整套VI视觉识别系统,一定会带动整个品牌朝着更年轻、更创新、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这个大动作真的意义非凡。
这个椭圆里藏着什么玄机?荣威用什么图形组合来展现品牌对未来出行的新理解和未来产品的新面貌?真的让人很期待。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