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斤小猪不吃东西慢慢瘦下来的原因

母猪生完孩子不能站立可能是因为太胖了。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体虚,产后四肢不能站立,意识下降的一种疾病,也称产后风。是母猪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饮食中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长期饲喂玉米、谷类和豆类等精料,无机磷无法得到补充;由于生产强度过大等因素,分娩母猪体内钙磷的流失一般在哺乳20天左右达到最高点,母猪瘫痪在产后15 ~ 35天和分娩前几天最多。

瘫痪前食欲不振或拒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喝清水,拱地,饮食有异。体温和脉搏正常。瘫痪后出现背弓、便秘、行动迟缓、不能长时间站立、脚步互换、后躯无力、意识丧失,严重者躺在地上、一碰就尖叫、泌乳减少、拒绝哺乳。如果不及时治疗,母猪会体重下降直至死亡。该病虽然死亡率极低,但使母猪失去了饲用价值,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仔猪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

现代兽医学认为,产后哺乳影响血液中钙的含量,导致本病。此外,营养不良和喂养管理不当,如孕期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饲料不足或营养不良;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锻炼;寒湿笔、冷风吹导致经络阻滞均可导致本病。此外,日照不足、胎儿过大、助产时坐骨神经损伤等因素也会引起该病。

母猪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情绪低落,食欲下降,泌乳减少,心跳加快,站立不稳,后腿无力,摇摆不定。后来,他不能站立,经常侧卧,头向下倾斜,后腿呈八字形分开,最终瘫痪。久而久之肌肉萎缩,有时会生褥疮。

母猪产后瘫痪的预防措施

通常在猪的日粮中要补充贝壳粉、蛋壳粉和碳酸钙;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应补充骨粉、鱼粉和杂骨头汤,冬春雨季应补充优质干草粉、豆科牧草(苜蓿)和青饲料;猪圈应保持清洁干燥;母猪分娩后,猪圈要多垫些草;防止冷风吹来,保持猪圈温暖宽敞,阳光充足;母猪孕期应多晒太阳,每天在阳光下运动2至3小时,饲喂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饲料,钙磷比例要适宜;对有产后瘫痪史的母猪,在分娩前20天,每周静脉注射一次10%葡萄糖酸钙100 ml,预防本病的发生。

母猪产后瘫痪的治疗

1,饲料中添加骨粉,每头猪每天30 ~ 50g。

2.肌肉注射维生素丁酸铵注射液5 ~ 10 ml,每3天注射一次。

3.每天在饲料中添加3 ~ 6g过磷酸钙或骨粉,连续10 ~ 15天。

4、地塞米松注射液5 ml -10 ml,肌肉注射一次,每日一次。

5、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150 ml,静脉注射一次,每日一次。

6、乳房供气方法:对乳头及乳房引导针进行消毒,用100 ml注射器向乳房内泵入空气,乳房稍有隆起时停止供气。目的是减少奶量,从而减缓血液中钙的流失。

7.对重病猪,可每五天静脉注射一次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0 ml -200 ml、12.5%维生素C 10 ml、复方水杨酸钠20 ml、50%葡萄糖500 ml,反复用药有效。

8、中医疗法:口服“复方龙骨汤”。药方:龙骨300克,当归50克,熟地50克,红花15克,麦芽400克,煎服,每日早晚两次,连服3剂,疗效显著。

9.服用10% ~ 20%葡萄糖酸钙(100 ~ 1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五方,当归25克,防风25克,地龙、乌梢蛇20克,红花、土鳖虫20克,没药12克,血竭15克,一次服用,黄酒为导,温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