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武术协会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区武术协会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要求,为传承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民政局社区办的指导下,以发展武术为目标,通过“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和谐办会、求真务实”开展了武术协会的各项活动。
一是建立规章制度,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区武术协会成立之初,严格按照武术协会章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武术协会的内部机构(包括办公室、财务部、社会培训部、竞赛部、教练员、裁判员和考评小组)。在区武术协会常委会的监督下,制定了协会工作计划和各部门职能工作内容,各司其职,形成了有章可循、管理规范的工作格局。
第一季度,区武术协会办公室认真总结编制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在统筹落实各职能岗位的同时,注重内部管理和对外形象建设,全方位加强与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的沟通。社会培训部成立了“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为会员培训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常年举办各种武术培训。段评定组认真开展了中国武术等级评定工作,使我区武术爱好者的武术比赛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竞赛裁判部精心组织了“XX区首届武林杯武术比赛”,协助市体育局参加市第二届运动会散手、少儿武术套路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财务部严格财务管理纪律,做到账目有人管,账目清楚,对账落实,审核到位,监督执行。
协会常务理事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理事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促进了协会重大问题民主议事、集体研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武术协会工作实现了分工明确、运转有序、各司其职、群策群力,保证了武术协会各项活动的良性运行。
第二,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区武术协会一成立,就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三个问题:一是武术师资力量薄弱。二是武术队素质不高。第三,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三个制约发展的瓶颈,做好基础工作,武术协会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展壮大。鉴于以上情况,武术协会队伍将以务实的态度集中力量解决以下基本问题的建设。
(1)加强武术教师的培训,提高其素质。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促进和提高我区武术发展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我们采取内联引进,请进来,请出去,在自我修养和提高的基础上组建自己的教练、裁判和文员队伍。
一年来,武术协会举办了两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聘请了省师范大学* * *教授、市师范学院* *教授、市少年体校高级武术教练卢荣光为导师。同时,4名获得中国武术第四级的队员被派往福州体育学院进行太极拳培训,以此为契机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并在区文体局的支持下,自行培养三名三级裁判员,积极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的教练员参加武术协会活动,聘请十运会太极拳冠军担任区武术协会技术总顾问,帮助完善武术协会教练员执教队伍。
武术协会在培训现有教师的同时,重视中国武术等级的实施。年内分春秋两季进行了中国武术阵地的申报、培训、评估和批准工作。共有83名成员参加了中国武术职务评审,其中16人获得中国武术中级职务,67人获得中国武术初级职务。获得该等级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数量居全市首位,为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后备力量,满足了我区武术协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协会发展壮大
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思维,以改革为动力,拓宽办会领域,坚持以发展和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前,在人们的心目中,“武协”就是“习武之人之家”。武协团队勇敢突破常规观念,将文与武的讨论融为一体,认识到武协不仅是习武之人的家园,更是弘扬中国传统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创新和人才。因此,武术协会在建设强队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下三件事,吸引武术爱好者加入协会,参与活动。
1,言语导向,发挥言语的导向作用。广泛开展全民武术健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等方式,让社会各界了解武术协会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吸引人们热爱和参与武术协会活动,把武术健身活动与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2.将武术教学推向社会。首先,打破了武术健身功能的神秘感,在区政府大院、闽东技校、工业学校、十中、市电业局等地相继举办武术套路和太极拳普及教育活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武术健身的效果。其次,发挥互补优势,加大与其他协会的交流互动。如与摄影协会联合举办“元宵武英”晚会,与武警内卫中队联合举办“庆祝八一建军节”晚会,与区老体协联手参加市第二届运动会太极拳表演,弘扬中华先进武术文化内涵。三是指派武术教练深入南矶、西山、北山、先锋广场开展普及教学,扩大武术健身的影响,同时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工作原则,在区政府幼儿园、城南小学开设少儿武术教育,利用会员俱乐部开设暑期少儿武术培训班,提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课外健身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在抓团队发展的同时,注重团队建设。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把人才的挖掘、培养、选拔作为武术的基础工作,选派作风正、业务强的同志担任武术教练,克服武术流派之间的差异,举办“传统武术研讨会”,促进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达到* * *研讨,* * *提高,继承发扬的目的,把“不学技术第一,不学武术第一, 学德为先”组建区武术协会散打队、过彩虹散打队、区武术协会太极拳队、城南小学少儿武术队等。 适应相关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成效。例:区武术协会散打队代表蕉城区政府在市第二届运动会上获得三枚金牌和两枚银牌,区武术太极拳队在市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的集体太极拳表演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
(3)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改善召开会议的条件。
资金是制约该地区武术协会发展的关键。武术协会刚起步的时候,经费严重不足,几乎是白手起家。武协团队没有等,没有靠,没有要,而是齐心协力,多方筹集资金,迎难而上。
充分发动会员想办法整合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武术协会刚成立时,为了给会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武术训练场所,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立足点,武术协会决定成立“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在没有资金和器材的情况下,武术协会动员全体会员开办俱乐部,由武术协会领导亲自挂帅,全体会员积极响应,捐款3000多元,主席和秘书长提供了近200平方米的训练。执行董事李修录和会员杨健搬来了全套健身器材。* * *副会长亲自制定了区武术协会会员俱乐部的管理规定和训练规定,彭承权副秘书长亲自指挥安装布置。在所有成员的努力下,俱乐部于三月成立。
一年来,区武术协会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在全体会员特别是武术协会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通过积极有效的多渠道筹资,成功举办了“元宵晚会”、“首届武林杯比赛”、“重阳节登山”等活动。二是及时向区文体局、区民政局社区办等部门汇报工作,取得创业困难的理解、工作困难的关心、资助困难的帮助。第三,注重发挥武术协会自身造血功能的作用,充分利用会员俱乐部开设各种培训班,筹集资金解决部分资金缺口。第四,精打细算,节俭办会,把每一分钱都用得有价值,保证武术协会各项活动的开展。
第三,和谐办会,增强活力。
区武术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有意义的节假日开展会员联谊会,促进会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友谊交流、增进感情,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发挥会员俱乐部的作用,增进团结友谊,通过练武、交流、学武,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消除自古以来门派间无二武、无交流的旧习,做到交流、普及、提高相结合。二是举办“元宵节”,与市电信公司联合举办“七一”生日晚会,与市武警内卫部队联合举办“八一”节日晚会,举办区CPPCC“八一”晚会慰问武警消防部队,组织重阳节登高活动,让会员了解集体活动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为会员之间的交流提供聚会机会。三是关心会员生活,组织看望患病会员,提供武协亲情。第四,热情听取顾问和会员的意见,努力改进武术协会的工作作风,与会员同甘共苦,把协会的各项工作做好。和谐的会风使会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激活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四,XX年武术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
XX年武术协会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开展以“锐意进取、勤办会、重贡献、精业务、服务会员”为中心的各项活动。
(1)发展目标
1.建立交城县农村武术协会三个分会。
2.增加30%武术协会会员,会员总数要达到200人。
3.推进中国武术等级实施,新增中级武术舞台人员10人。
4.在学校、企事业单位设立3个武术活动网点。
5、举办太极拳、传统武术、散手个人交流比赛三次。
6.筹集3万元用于活动。
< 2 >工作内容
1.按照章程要求,实行民主管理,征求决策,发挥武术协会领导的主观能动性。
2、按照责任到人、分级实施的原则,倡导务实、雷利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武术协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3.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举办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充实师资队伍。
4.以会员俱乐部为基础,开展各种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太极拳、传统武术、散手专业队伍。
6、加强交流,增强活力,走出区外,与兄弟县市开展各种武术交流活动。
7.深入研究,注重传承,挖掘整理有价值的民间武术资料,出版《区武术名人志》。
8.按照“从娃娃抓起”的工作原则,在城乡中心学校积极组建武术兴趣小组。
9.发挥互补优势,加强与其他协会的互动,开展健康向上的联合活动。
10,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实行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坚持民主理财精神,开源节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