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七七有什么意义?

七十七一般指做七。

做七又叫“斋戒七”、“理七”、“焚七”、“做七”、“做一日”、“七七”。汉族的旧丧葬习俗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即人死后(或丧事后),从“头七”起设灵柩座,供木主每天哭泣祭拜,早晚祭祀。每七天举行一次佛事仪式,并举行斋戒仪式,依次于“七七”第四十九天结束。

“做七”期间有很多具体的礼仪,各地都有做法。在广州,旧丧葬习俗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已婚妇女归还,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已婚妇女承担。如果死者没有已婚妇女,将由已婚侄女或侄孙女完成。人死后的前七天、后七天、后七天称为“大七”。这一天的追悼会有“走七圈”的习俗,也就是说,在这一天的追悼会中,出嫁的女儿和儿媳各自提着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像风筝一样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逝者的灵魂可以守护安康。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还是和活人一样有感情的。

做七一般是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举办“七大”有不同的方式。在杭州,女婿要办“五七”,在临安、宁波,女婿要办“六七”。在“五·七”的前一天晚上,很多地方都流行设立“归家守望”。传说死者直到那天才知道自己死了;你将登上冥界的“归途天文台”,远眺死寂中的家人,与亲友相会。杭州人习惯把死人的衣服放在台上,戴上面具,撑着伞。在苏州一带,这天五更时分,孩子们打开西边的大门,一连喊了三声:“回来!”"然后他在凌面前痛哭,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和酒端上来,并献上一杯酒,叫做"五更夜宴"。这个仪式被称为“叫五表”。天亮后,吊唁者要求店家提前用花纸扎好一间房子。门、窗、厅、院、井灶等。非常完整。给人一个眼神后,就用火把它烧光。据说这样可以让死者在阴间有房住。这就是所谓的“华”。现在,纸家电被焚化给死者,让死者在阴间过上“现代”的生活。四十九日,将“破七”。七天休息后,有一段哀悼期,丧亲是很重要的。亲戚朋友参加“破七”礼仪活动。“破七”那天,请道士和尚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平安”。因为这次是为生者祈福。唱完之后,孩子们脱下丧服,穿上制服。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民族,也有七夕“娱尸”的习俗。土家人在扣棺期间,每12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守灵。本村和其他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失去亲人的房子后面,为丧事玩耍、唱歌、跳舞,以便谈情说爱、选择对象。丧舞又称“解忧”、“敲锣打鼓”,是2000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巴人发明的民族舞蹈。后来土家族的孩子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人死后,尤其是长辈去世百年后的第一个晚上,这种丧舞活动是在失去家人的时候开始的。其中一个请来的歌师敲锣打鼓领唱,另外两个帮忙,载歌载舞,围着棺材跳了好几个晚上。丧舞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死者家属的悲痛和忧郁,从而达到哀而不悲、伤而不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