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工资降低后去私企单位有关系吗?

没关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尤其是在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影响,甚至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出现了裁员降薪的情况,于是工作稳定的“铁饭碗”成为了很多同学的求职目标。

其中,事业单位作为“体制内”工作,虽然工资福利不如公务员,但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相对容易落地,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那么机构真的这么“香”吗?

事业单位调整后,“铁饭碗”不那么稳了。

因为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收入主要来自公共财政,所以进入编制后相当于有了“铁饭碗”,不会轻易被辞退。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稳定性”,很多岗位成为了公认的“养老金闸门”。加班和业绩是否完成完全靠意识,浑水摸鱼的人也确实不少。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的逐渐加快,一些事业单位迎来了转型,不仅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调整人才结构让部分岗位“瘦身”,还逐步实行“聘任制”。

这意味着员工“得过且过”的方式将一去不复返,“能者上,庸者下”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铁饭碗”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固。

更重要的是,虽然在这样的单位工作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只有圈内人知道,大家的工资都不是很高。很多事业单位基层岗位月薪只有3K。

事业单位工资一般,为什么很少有人辞职转私企?

虽然机构本身可以涉及文化、科技、卫生等很多服务机构。,每年提供给考生的职位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除了北上广深等城市,普通一二线城市的大部分基层岗位基本工资都在3000-4000元左右,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成年人来说确实不够。

按理说,能考上事业系的同学,大部分能力都很优秀,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么,面对过于“稳定”的薪酬,为什么很少有人选择跳槽,转向私企呢?对此,有员工表示:大家其实都是外行。

各种福利的好处很多是外人不知道的。

俗话说“瘦骆驼比马大”,即使事业单位面临改革,自身优势依然存在,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的主要原因。

●五险一金缴纳金额高且准时。

应聘事业岗位的考生看重的是自己的“稳定”和“福利好”。除了节假日各种福利发放准时之外,更适合员工的是“五险一金”能按时发放且比例比较高,也就是说退休时也能获得不少收入。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公积金都是按照12%缴纳,事业单位自己拿一半,这是多年来的一笔不小的“隐形财富”。

相比很多私企缴纳五险一金时的“寻找”状态,已经在编制内的员工自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

●工作时间稳定,告别朝九晚五。

除了特殊情况,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让员工朝九晚五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相反,很多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从事互联网和计算机行业的员工,加班是很正常的。“996”“715”让很多30+以上的体制内员工吃不消。毕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规律的作息比高薪更重要。

●年度绩效和补贴多。

一般来说,“年终奖”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来决定的。但根据《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文件,行政岗大概就是65438+2月的基本工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三薪”。

另外还有一些精神文明奖或者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奖,总体来说还是很“香”的。另外各种补贴也挺好的,比如有的岗位有特岗津贴,农村可以拿车补,夏季高温补贴等。,这些加起来都是不小的收入。

放弃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观点和立场。

单击以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