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鸡蛋不发胖?
最有营养的烹饪方法: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在营养吸收和消化率方面,水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煎蛋为98%,老煎蛋为81.1%,水煮加牛奶的水煮蛋为92.5%,生鸡蛋为30% ~ 50%。从这个角度来说,煮鸡蛋是最好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蒸鸡蛋汤和蛋花汤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疏松蛋白质,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
注意:茶叶蛋要少吃,因为茶叶中含有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结合会刺激肠胃,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你一天吃几个鸡蛋?鸡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吃得太多,会导致代谢产物增加,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儿童和老人一个,青少年和成人两个。
蛋白质好还是蛋黄好:正确的吃法是吃整个鸡蛋。蛋白质含蛋白质多,而其他营养成分更多在蛋黄中。
四、鸡蛋怎么吃
鸡蛋有很多种吃法。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鸡蛋吃法。
宝宝一般吃煮鸡蛋里的蛋黄,磨成粉,加水或牛奶吃。
幼儿可以从蒸鸡蛋羹开始,到蛋花汤、泼鸡蛋和煎荷包蛋。需要吃流质饮食时,可以用牛奶或豆浆洗鸡蛋。孩子可以吃炒鸡蛋、蛋饺、金钩千层卷、蟹粉蛋等。
水煮蛋是常见的吃法之一,但如果煮得不好,往往会出现蛋清煮不熟,蛋黄煮不熟的情况;或者煮过头,煮鸡蛋,蛋黄很硬,不利于消化吸收。
煮鸡蛋的正确方法:将鸡蛋放入有冷水的锅中,慢慢升温,煮开后再煮2分钟。停火后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蛋清嫩,蛋黄不老。
据营养学家介绍,不同煮制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的时间是不同的。“3分钟鸡蛋”是一种轻熟的鸡蛋,最容易消化,大约需要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的鸡蛋,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约为2小时;煮太久的鸡蛋在人体内需要3个小时才能消化。
“五分蛋”不仅软嫩,而且蛋味浓郁,有利于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称,24个成年人每天吃两个半熟鸡蛋,六周后血脂不升反降,但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增加10%。
鸡蛋的营养和食用方法
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常见食品。它的食用对象广泛,从4-5个月的婴儿到老年人都有,适合吃鸡蛋。
一、鸡蛋的营养价格
1,蛋白质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12.7克。两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三条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的消化率也是牛奶、猪肉、牛肉、大米中最高的。
鸡蛋中蛋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但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必需氨基酸。因此,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2.脂肪
鸡蛋每100克含脂肪11.6克,大部分集中在蛋黄中,而且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脂肪被乳化,容易被人体吸收。
3.其他微量营养素
鸡蛋还有其他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为7 mg/100 g,宝宝吃鸡蛋可以补充牛奶中铁的不足。鸡蛋富含磷,但钙相对不足。所以牛奶和鸡蛋一起喂,可以相辅相成。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和生物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特别是在蛋黄中,维生素A、D、E与脂肪溶在一起,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鸡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少,要注意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
二、吃蛋黄好还是吃蛋白好?
蛋黄和蛋清中的蛋白质是高消化率的优质蛋白质。但蛋黄与蛋白质的其他营养成分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不仅含有丰富的蛋黄磷蛋白,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尤其是铁、磷和维生素A、D、E、b。
生鸡蛋营养价值高吗?
鸡蛋容易被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生吃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生鸡蛋白中含有有机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阻碍蛋白质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由致密变为疏松,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当然,过度加热后,蛋白质过度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
鸡蛋误会ABC
误区一:女人吃的鸡蛋越多越好。
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吃鸡蛋会导致肝肾负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蛋白质摄入过多还会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氨、羟基、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毒性很大,容易出现腹胀、头晕、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根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正常情况下,孕妇每天吃3个鸡蛋左右就够了。
误区二: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高。
不会。因为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可以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其细小,并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能释放出胆碱,再进入血液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能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三: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还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营养不容易吸收。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已经孵出来但还没孵出小鸡的“毛蛋”,就更不卫生了。
解密煮蛋技巧
摊鸡蛋:忌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当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煎蛋,营养流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就不行了。时间相对长了,水分会流失更多,摊出来的鸡蛋会干,影响质地。所以最好是中火摊鸡蛋。
蒸鸡蛋羹:鸡蛋羹能不能蒸好,除了放适量的水,主要看蛋液是否搅拌均匀。搅拌时,空气要混合均匀,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也直接关系到蛋液的搅拌。比如温度在20℃以下时,搅拌时间要长一点(5分钟左右),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一的孔;当温度高于20℃时,时间应缩短。搅拌鸡蛋开始不要放油和盐,这样容易破坏鸡蛋的胶体,使蒸出来的鸡蛋汤又稠又硬;如果把蛋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油和盐,搅拌几下放入蒸锅,蛋羹出来就很软了。
打蛋花汤:在汤开的时候加几滴醋,蛋花汁入水就会呈现漂亮的蛋花。
煮鸡蛋:掌握时间很重要,一般8分钟到10分钟为宜。如果煮得太生,蛋白质不松散,不容易消化吸收。如果煮过头,蛋白质的结构由松散变为紧密,同样不容易被消化吸收。
特别提示
炒鸡蛋不要加味精。
鸡蛋本身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一定量的氯化钠。如果加入味精,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谷氨酸钠,谷氨酸钠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就会被掩盖。
锅接冷水,水面不用过鸡蛋。
煮沸后关火。这个时候不要掀盖子。
让鸡蛋在沸水中浸泡5分钟。
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是一层一层煮出来的。
咬一口嫩蛋,里面的蛋黄圆圆的。
特别好看又有营养。
如果你想鸡蛋煮老,浸泡八分钟。这样气味就少了。
各种鸡蛋的营养比较
除了鸡蛋,还有鸭蛋、鹅蛋、咸鸭蛋、鸽子蛋、鹌鹑蛋。它们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1,鸭蛋中蛋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最高。
2.咸鸭蛋中的钙含量是鸡蛋的两倍,与鸽子蛋相当。
3.鹅蛋脂肪含量最高,胆固醇和热量最高,铁和磷元素最丰富。
4.虽然鸽子蛋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略低于鸡蛋,但钙和铁的含量却高于鸡蛋。
5.鹌鹑蛋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鸡蛋相近,但其核黄素(VB2)含量是鸡蛋的2.5倍。鸡蛋中的胡萝卜素是所有鸡蛋的蛋黄中最多的。
鸡蛋的食疗作用
蛋清的食疗作用主要是润肺利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腹泻、疟疾、烧伤;适量服用蛋黄和牛奶,有治疗惊风的作用;
鸡蛋黄油可以治小儿消化不良;
鸡蛋黄油外敷可以治疗婴儿湿疹。
蛋黄油法:鸡蛋煮熟,去蛋白,蛋黄放小锅里烤,取油。(完)
1.鸡蛋怎么吃最有营养?鸡蛋怎么煮?最佳烹饪时间是多久?
鸡蛋的吃法很多,煮、蒸、煎、炸。就鸡蛋营养成分的吸收和消化率而言,水煮蛋100%,嫩煎蛋98%,炒蛋97%,荷包蛋92.5%,老煎蛋81.1%,生鸡蛋30-50%。从这个角度来说,煮鸡蛋和蒸鸡蛋是最好的吃法。吃饭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鸡蛋羹怎么蒸?有哪些小技巧?
步骤:
1.取鸡蛋2个,放入锅中,先搅拌均匀,加入温水200 ml(一小杯)和精盐1 g,搅拌均匀备用。
2.锅中加水,将蛋盆放入抽屉,用小火慢慢蒸至凝固(像豆腐脑一样)。
3.出锅后滴0.5g香油即可食用。
提示:
1.提前在蒸蛋羹的锅内壁抹几滴熟油,这样蛋羹就不容易粘底了。
2.将鸡蛋放入盆中搅拌均匀,再加水,否则蛋液搅拌不均匀,蒸出的鸡蛋汤容易沉淀。
3.蒸鸡蛋羹的关键是火候。用猛火蒸,蛋汁会沸腾,出现小孔,影响口感和外观,一定要用文火。
4.高碘高锌的鸡蛋对人的身体好吗?
据专家介绍,所谓高碘高锌鸡蛋,大多是在鸡饲料中添加锌、碘、铁等微量元素。吃了这些饲料后,鸡产的蛋中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蛋高。但这种蛋只适合一小部分人,不能随便吃。如果你摄入过多的微量元素,会对你的健康有害。比如,人体内碘过多会导致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而体内锌的含量超过一定水平,就容易导致钙和铁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