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毒地板事件揭开装修行业棘手问题
●“特别供应”的建筑材料
常见于精装房和工程项目。
2002年,一家德国品牌橱柜为了进入朝阳公园附近某高端楼盘的精装标段,偷偷在国内找了一家工厂贴牌生产,目的是再次降低成本。其品牌负责人表示,这家物业是希望通过知名橱柜品牌的口碑来提升品质感。
三年前,某地板品牌向记者透露,为了接手某楼盘的战略合作业务,他们轮番公关,甚至在原本利润微薄的空间里挤出了“返利”部分。无奈之下,他们另设一条生产线,试图减少对地板的投资,这成了最后的策略。在一家木地板厂,记者曾看到仓库里堆放着大量“超薄”地板。曾称地板“厚,手感好”的品牌负责人表示,那些薄地板是专门为CBD某楼盘定制的。
在与几位设计师的交谈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为了后期效果,设计师往往会指定一些品牌的建材,并附上每平米的价格,这些也会作为消费者卖房时的参考。但开发商到了采购环节,会对大宗建材进行招标。一是降低价格,二是不排除寻找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但最后往往会有一些建材供应商来找设计师做工作,希望自己辛辛苦苦争取到的机会得到设计的认可。
一来二去,到底用的建材质量如何,是开发商和建材供应商都不想说清楚的。
●进口品牌偷偷国产。
降低进入高端房地产的成本。
据德国品牌橱柜的高管介绍,当时进口橱柜在人们心目中被视为高端奢侈品。但在零售市场,由于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关注厨房生活,说服部分有钱人购买高端橱柜相对容易,但推广同等品质的精装和工装项目并不容易。
北京的高端楼盘往往愿意和名牌建材合作,提升自身价值。面对如此高端的工程市场,任何不甘落后的品牌都会动心。于是,在与开发商多次接触后,他们决定,为了进入这个市场,在摸准了开发商想要这个品牌但对质量没那么苛求的脉搏后,该品牌的德国总部也默许了:在中国找一家工厂合作制造。
当时买了这个高端物业的消费者,只知道家里是某品牌的德国橱柜,但是发现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橱柜的细节和质量都比不上品牌店里的任何橱柜。
●品牌相同,质量不同。
价格,材质,工艺一起打折。
“特供”产品的底线在哪里?
产品是为精装项目特别定制的,这无可厚非,尤其是这个渠道。抛开成本不谈,初衷是为了满足开发商对使用效果的“特殊设计”要求。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一个品牌生产不同档次的产品来争夺更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也无可厚非。但从根本上来说,“特供”产品在“特制”的时候应该是有底线的。
一位有工程经验的设计师透露,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以8.9折购买建材、家具等产品是可圈可点的,而在同一个品牌对接项目中,所谓的项目价格往往达到零售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如何才能做到?设计师表示,负责任的品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科学的批量生产、人工物流、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下大力气,确保最终“瘦身”的产品在环保、长寿等方面仍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基本质量要求。
不过,一位远离工程市场的业内人士也透露,相比自觉的品牌,一些建材供应商专注于降低成本和衔接项目,往往忽略了末端的材料质量。国家相关检测机构只是进行“检验”和“抽检”,并不能完全堵住伪劣建材流入市场的源头。品牌不自觉,质量就控制不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工程施工不是一家一户这么用心安装的了。所以消费者经常遇到地板开裂、马桶故障、地面返水、窗户漏风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基本都是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双重打折的结果。
●相关调查●
“检验”建筑材料
能和卖的产品质量对等吗?
目前,“检验”是检验中国家具建材产品质量、环保、安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唯一途径。但这种由企业“挑选”产品,然后“送”到官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方式,也因为送检的产品有合格的可能,进入市场的产品有不合格的可能,而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建材产品有可能出现上述问题吗?中国木材及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林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同一个品牌使用的原材料、胶水、油漆、五金配件不完全来自同一个批次。但只要一些有实力的品牌有完善的自检体系,虽然不是每一个产品都会送检,但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自检设备监控建材产品的各种主辅材料和成品的质量环保问题,保证产品进入市场的高合格率。
提前告知的“抽查”是否无效?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抽检”是在商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监控产品的合规性。不过,一家在广东有工厂,在北京有销售的知名木门品牌的总裁透露,木门产品的“抽检”并不是检测部门的人突然去展厅或者生产车间拿起一扇门进行检测。由于木门多为定制产品,为了不耽误消费者的使用,给商家带来不便,检测部门会提前发出“抽检”通知,然后品牌方会“送”上门进行检测。
而北京某木门品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检查”是一年一次,“抽检”时间不固定。如果被“抽检”的品牌已经有“检验合格报告”,则不需要参加“抽检”。
谁来守住精装房和工程装修质量的底线?
某家装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示,开发商通常对主材质量的要求比普通家装产品略低。此外,大多数制造商不会在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木制品上妥协。然而,一些制造商将很难抵制诱惑,为与耐用性和使用寿命相关的产品开设“低档产品”生产线。一家一直承接精装工程的家装公司负责人表示,工程装修的活儿不好干。有些项目,开发商留给装修的预算少得可怜。如果要守住材料和施工质量的底线,家装公司几乎是赔钱的。
以上是关于安信毒地板事件的相关介绍。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安信毒地板事件的信息,请多多关注,为您提供更完整、详细、更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