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应用
无论你想知道什么原因,都很难有人给你非常全面详细的论述。
我主要从一个侧面来回答一下。
========================================================================
经济理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最直接的应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著名论断: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达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经济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率才能最大化,任何对市场机制不必要、不适当的干预,只能阻碍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经济效率。
回顾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可以发现,自党的十四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我们通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改革,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近10%,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所有这些经济建设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正确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真正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明确。强调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是肯定了市场经济会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因为,要借助市场价格,解决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看似混乱的表面现象背后,是有经济规律在起作用的。当然,市场也会失灵,生产和再分配尤其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经过多年努力,市场决定性调整的条件已经初步形成。比如在中国的商品流通总量中,市场调节已经占到了90%以上。中国的宏观调控方式也在逐步完善,从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到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有信心在市场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据此,要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按照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
========================================================================
此外,还可以从其他全面深化改革的细节来探讨经济理论的应用。
例如:
宏观经济理论在“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中的应用:
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产权经济学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等一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