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体育受到政府重视,全面发展。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此后,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颁布,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以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每天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学习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试。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希望体育锻炼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包括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宣传周”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民健身计划”迅速启动,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逐步增强,体育活动的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底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2000年中国体育人口占7-70岁总人口的33.9%,比1.996高出2.5个百分点。老年人在体育人口中的比例略有下降,而中青年人的比例略有上升。城乡居民家庭年平均体育消费397元。得益于这个15计划,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改善。在城市社区、公园、广场、草坪和路边,以及居民集中居住的社区,普遍设置便民健身场所,配备各种形式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设施。全国约有665,438+06,000个体育场馆,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已向公众开放。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央收入的60%,共计约7.5亿元用于全民健身活动;同时,* *有654.38+0.46亿元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到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和长江三峡地区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惠及36个县市。从1994开始,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级制度。到2001,省以下各级体育协会53万个,团体会员21.3万人,个人会员866.5万人。全国城镇体育指导站13.7万个,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18万多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0万人,国民体质测试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国民体质测试和科学指导得到加强,群众体育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大中城市,为了健康而消费已经成为新时代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一些新兴运动,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球、跆拳道、高尔夫等,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到2005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37%以上;100%的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社区,80%的其他城市的社区和25%的农村城镇拥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西部和经济落后地区省会城市80%的社区、其他城市60%的社区和15%的农村城镇有公共体育设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5万人;中国70%以上的城市街道、70%以上的县和50%以上的乡镇有体育指导中心或体育指导站;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约有3000家。到201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国民体质明显增强;体育锻炼场所大大增加,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