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钢管防护架搭设方案?
工程项目中钢管防护架的搭设方案
1,荷载计算(取内外立杆和斜撑进行计算)
2.框架自重:立杆间距1.5m,水平杆间距0.9m..
1)QL 1 = 0.166 kn/m2gk 1 = 1/2la×lo×qk 1 = 1/2×1.5×108×5×0.66 = 1.12KN
2)支撑的自重:每根立柱应连续设置;
Gk2=0.038××2=0.18KN
3)联邦眼网络的自身权重
gk3 = 15×1.8×5/1.86×0.06 = 0.08 kn
4)竹笆板自重(* * *五层)
GK4外= 1/2×0.14×1.5×5 = 0.45 kn。
GK4 = 1/2×0.4×1.0×1.5×3+1.5+0.15×0.35 = 0.47 kn以内。
5)框架表面施工荷载
QK = 1/2×2×1.0×1.5×2 = 3kn。
QK内= 1/2×2×1.0×1.5×2+1.5×0.15×2×2 = 3.9 kn。
6)脚手架立柱的轴向力设计值
内部立柱:n 1 = 1×(GK 1+GK 4以内)+1.4QK。
=1.2×(1.12+0.18+0.08+0.32)+1.4×3
外立杆:N2 = 1.2×(外GK 1+GK2+GK3+GK4)+1.4 qk
=1.2×(1.12+0.18+0.08+0.32)+1.4×3
= 6.24千牛顿
根据《建筑荷载规范》的规定,由于脚手架临时结构的数量,荷载的设计值应乘以0.9的折减系数。
0.9ma = n 1ab/2h(Ha/2 =-0.6 kn . m
0.9 MB = n 1ab/2h(3-b/l)= 0.26 kn . m
3.验算
强度:a = mmax/w = 202n/㎜ 2
挠度:f = n 1 B2/96et-(9a-2b)= 0.95毫米
锚具:采用φ10钢筋制作,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00㎜,锚固长度不小于250㎜,施工荷载每两根钢管的集中荷载按1.5KN考虑。
f 1 = 1.4×2×1.2/1.1 = 0.76 kna 2f 2 = 16KN
紧固件的滑动阻力:
作用在斜撑前端的轴向力,用于转动扣除。
S=8.125KN
0.9S=7.31KNps=8.5KN
斜撑的稳定性;
l0 = u . l = 1.5×/2 = 231.5cmλ= LC/2 = 146.5
检查螺柱的稳定性:
本工程位于家属区,风荷载可以忽略。
查找表
0.9N/4A = 55.8n/㎜2 < fc/VM = 144.4n/㎜2
墙壁连杆
预埋在柱体内的短钢管用钢管与脚手架连接,在钢管高度预埋200㎜混凝土为宜,每层每三根立杆上下错开一个点。
HW = 1.45wk = 1.4×3×3×1.5×0.29 = 5.48 kn
考虑到脚手架平面外变形引起的轴向力,增加了一个附加应力。
Ns=3KN
n = 0.9 NW+Ns = 0.9×5.48+3 = 7.93 kn < 9C = 8.5 kn
所以符合要求。
4、防护架搭设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基:表面坚实平整,无积水,垫层不晃动,底座不滑动不下沉。垫子由50㎜*500㎜*2000㎜的木板制成。
2)立杆: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基础上皮不大于200㎜的立杆上。水平扫地杆也要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垂直扫地杆旁边的垂直杆上。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错开: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应同步设置,同一根立杆的两个分离接头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关节中心到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3步距。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m,立杆垂直度为最大搭设高度Hmax≤20m的H/200且不大于100 ㎜。间距:步距900㎜,偏差20 ㎜,跨度1600㎜,偏差50 ㎜,距建筑物距离1100㎜。
3)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部,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长件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物料提升机的安装应重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错开。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一跨度内。不同步或不同跨度的两个相邻接头之间的水平交错距离不应小于500mm。每个接头的中心到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向距离的1/3。纵向水平杆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三个转向扣件应等间距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应固定在搭接纵向水平杆的端部。
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扣紧,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
纵向水平杆高差:同杆两端20mm,同跨纵向水平杆高差10mm。
4)连墙电杆:连墙电杆必须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一、三、五、六层设置连墙件,每层四个角柱用钢管刚性连接,其他连接点从角柱开始每隔一个柱设置。连墙杆靠近主节点设置,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首选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正方形和长方形布置。连墙柱都要横着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斜向下连接,而不是斜向上。
5)剪刀撑:脚手架外立面两端必须设置一道剪刀撑,自下而上连续设置,中间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0° ~ 600°之间。斜撑的接长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2个转向扣件。斜撑应在与其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用转向扣件固定,转向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
6)扣件安装:同步柱上相邻两对接扣件高度差≤50㎜,柱上对接扣件与主节点距离≤h/3,纵向水平杆上对接扣件与柱点距离≤L/3,扣件螺栓拧紧。
7)脚手板:用竹架板铺设时,应设置在三根水平杆上,脚手板外伸长度为“a”:100mm
5、检查和验收
防护架搭设完成后,项目部应组织验收,检查是否按规范要求搭设。合格后,报分公司安全生产科验收。验收完成后,用扭矩扳手检查紧固螺栓的拧紧扭矩,抽样方法应随机选取。如不合格,必须重新拧紧或更换,经安全生产科批准后方可使用。
6.破坏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进行补充和完善,经生产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2)施工员和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逐一进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3)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地面障碍物。
4)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所有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在拆除脚手架前拆除整体或几层连墙件。分段拆除,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果高差大于2步,则应加固相连的墙。
6)当脚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约6.5m高)时,应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支撑进行加固,然后拆除连墙件。
7)当脚手架高度≥6m时,应分段分面拆除。对于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根据结构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进行加固。
8)所有构件和配件必须及时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掷。
9)运输到地面的构件和部件应按要求及时检查、整修和维护,按品种、规格包装整齐,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7、脚手架工程安全措施和规定:
1)架子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应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高血压、疾病、贫血或其他不适于高空上架作业的疾病者,严禁上架作业。疯子、精神病患者、情绪不稳定者不准上架工作,穿硬底鞋或拖鞋、开袖口开裆裤者不准上架工作。
2)高空搭设(拆除)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各种工具和材料要打包或妥善放置,防止坠落伤人。
3)在脚手架上操作时,严禁在脚手架上聚集人员、打闹、跳跃,形成冲击荷载。
4)各种架子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搭设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搭设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5)各种货架安装完毕并经项目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未经施工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拆除脚手架。
7)拆除必须经过施工现场负责人签字和专项技术交底后才能进行。
8)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置围栏或警示牌,指定人员防范人员进入。拆除时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循序渐进,不允许上下同时作业。拆除的脚手架和钢管应传递下来或用绳子系住并悬挂下来。拆除的扣件应吊在箱子里,严禁向下抛掷任何材料。
9)拆杆“四不松手”:站不稳,看不清底,有人不松手,喊也不松手。
10)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和剪刀撑应先拆除中间扣件,再拆除两端扣件,中间操作人员下杆。
11)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随意拆除所有杆件。
12)严禁随意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附近挖掘,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示牌,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13)5级及以上大风及雾、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雪过后,搁置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先清除积雪。专职安全员负责脚手架的定期检查和保修。
14)操作层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模板支架和缆风绳不得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以上由仲达咨询公司收集整理。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