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纲?谢谢!!!!!!!!!!!!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2.大小:半径:6371k m;极地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4万公里。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极点和赤道)
4.子午线:
经络特征:所有经络长度相同;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子午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经线,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度: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极逐渐缩短;两个纬度都表示东西方向;
纬度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度;0纬度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
它用字母s来表示。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在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 W和160 E组成的经圈为界;东半球在20 W以东,160° E以西;
西半球在20 W以西,160° E以东;
8、可以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由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旋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昼夜和时间是有区别的。
10,地球的公转:
旋转的中心:太阳;方向:由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它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个区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型、线型、数字型。
2.尺度大小比较:分母越大,尺度越小;分母越小,规模越大。
3.规模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细;规模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地图上的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用一般定向法:地图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对于带有指向目标的地图,使用指向校准方法:指向箭头的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一张有经纬网的地图,由经纬网定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代表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在地图上,用于解释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脉高度和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从地球表面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地图上连接海拔相同的点的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10,通过等高线特征判断地形:
峰值: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脊线:轮廓线向下方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马鞍:两边轮廓线比较高。
悬崖:几个轮廓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陆地和水域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陆地分为三部分,海洋分为七部分。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按面积降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按面积降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陆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和南美: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五大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5.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脉、青藏高原、亚马逊平原都可以在地形图上找到。
6.阅读大陆的地形图,判断大陆的大致走向。
7.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的地壳运动相对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气候
1.天气:大气条件(风和雨,热和冷,晴天和晴天等。)的一个地方,而且天气是短期的,不断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气候漫长,相对稳定。
2.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
3.温度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为℃,测量方法是温度计。
4.白天气温会变化。陆地上最高温度一般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在一年中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温度为7月,最低温度为65438+10月,南半球则相反。
5.日温差: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
6.温度的垂直变化:在同一地方,每海拔100米,温度下降0.6℃。
7.学会读懂世界年平均等温线。
8.世界年平均温度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温度不同;
在同一纬度,高原和山区温度低,平原温度高。
9.学会阅读温度曲线。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冰雹的形式落到地面,称为降水。测量方法为雨量计,单位为毫米(mm)。
11,可以分析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2,学会看世界降水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区域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降水少;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温带地区,大陆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14,学会阅读降水直方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貌等。
16,知道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
17,可以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