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300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青岛运到了北京。为什么只剩60吨了?

虞姬死于乌江畔,战火已烧红崖。将军班超在玉门关白白牺牲了。——《卖花声怀旧》

上个世纪,我们国家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挑战,那就是外敌入侵。如果你想守卫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必须有人愿意站出来打退所有这些入侵者。后来,我们成功了。我们打败了侵略者,造就了许多民族英雄。然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无数将士浴血奋战。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军人,特意在北京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打磨之初,人民英雄纪念碑原来是300吨,从青岛运到北京。为什么只剩60吨了?剩下的240吨呢?

纪念碑的材料是花岗岩,这是一致决定的,因为花岗岩足够坚硬,最抗风化,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当时在青岛浮山上只发现了硬度最好的花岗岩。虽然花岗岩的硬度确实不可替代,但是给大家的加工带来了困难。后来大家白费力气打磨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交通又成了问题。

新雕刻的纪念碑重量高达300吨,无论是两地的距离还是纪念碑本身的重量,要从青岛运到北京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工人们决定继续对花岗岩进行抛光和瘦身。经过两次打磨,花岗岩的重量从300吨减少到130吨。但130吨的纪念碑依然是庞然大物,依靠当时青岛的运输能力,是无法轻易运走的。佛山到火车站的距离约为15km。为了减少对花岗岩的破坏,工人们对花岗岩做了很多保护措施。然而,即使大家如此保护这个庞然大物,在15公里的34天运输过程中,花岗岩或多或少都有磨损。

工人们好不容易把花岗岩运到了火车站,却被告知青岛火车站的平板车最大承重只有60吨,130吨的花岗岩超重一倍多,无法凑合。无奈,这只能向当时的苏联求助。但苏联未能彻底解决这一求助,因为当时从苏联带来的平板车最大载重量只有90吨,已经是当时最大的平板车了。工人们不得不用这辆车来运输,工人们花时间第三次把花岗岩打磨到94吨。

然而,意外又发生了。虽然花岗岩被成功搬到了平板车上,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货车司机一时紧张,车子被甩出了很远。看到这种情况,工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停车后,他们立即下车检查花岗岩的状况。好在花岗岩是安全的,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花岗岩的硬度。最后,花岗岩到达北京,就像经历八十一难一样。经过工匠们夜以继日的雕刻和打磨,来自青岛的花岗岩焕然一新,隐隐散发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气势,最终,这块花岗岩从300吨变成了现在的60吨。

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想,如果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真的有300吨重,那会是什么样子?但按照当时刚成立的新中国的实力,不可能实现300吨重物的远距离转移,把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得这么薄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现在的祖国和那个急需发展的祖国完全不同。在交通方面,中国的速度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中国的高铁成为世界上最亮丽的风景。短短几十年,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一个富强的国家,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了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吉海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