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重要战役1942冬季胶东反扫荡

1942 165438+10月17年底,日本第12军军长土桥独立混编第5旅、第59师、第6旅、第7旅主力,地方伪军* * * 15000人,在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400次作战。(《华北治安战》(下),第224页。)

胶东抗日军民在胶东军区司令员许和政治委员林浩的统一指挥下,采取“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分散活动,分区坚持”的方针。以延庆路为界,主力和地方武装分为两个指挥系统,西部是第五旅,东部是胶东军区。部队分为团、营或连,活动分散;发动群众站稳立场清场,以“三空”(搬空、藏空、藏空)对付敌人的“三光”(抢、杀、烧),迅速做好反“扫荡”的准备。

鉴于胶东地区山脉连绵,地形复杂,三面环海,日军采取步兵自西向东形成“分区网”,海军沿海严密监视的战术,企图压缩胶东八路军向半岛东端集结歼灭。117年10月17日,日军用六七百辆车,向莱阳、栖霞、浮山等地大量派兵。19沿延庆公路形成“分区网”,开始向东推进。21日,日军进攻栖霞、穆平、海阳边区,在雅山、马石山一带组织第一营。敌人多路合击,密集推进,步步进逼。白天,他们看山,搜村,烧草堆,挖新坟,挖堰,清洞,甚至废弃的庙,野庙,甚至土地庙。到了晚上,他们就地扎营,点起篝火,站好岗哨,在每个关口设置带铃铛的铁丝网。胶东党政机关和主力秘密越过日军封锁线,东进至外线。“康达”一分局胶东分校跳到日军一边后,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破延庆公路栖霞至福山段,三次进攻福山日军。24日,日军收“网”包围马石山,胶东军区16、17团和地方武装率部分人员突围。突围过程中,十六团政委张牺牲。十七团七连,十三团一个交通班,胶东公安局18人,以及当地工作人员、伤病员、民兵和群众2000余人,被围困在马史山上,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民兵英雄栾宗孔带领群众突围,交通班在敌人的火力网下来回几次,救出被包围的千余人。25日,敌人攻占马石山,将未转移的500余人全部杀害,制造了“马石山大屠杀”。交通班只剩下三个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拉响了最后一颗壮烈牺牲的手榴弹。在马史山东坡,七连通过包围圈与敌展开白刃战,击毙日伪军100余人。由于敌我悬殊,只有5人突出,其余皆殉难。

28日,日军调整部署,以5000余人封锁延庆公路,主力东移至穆平、海阳,形成新的“分割网”,向文登、荣成地区推进。派出6艘军舰和20艘摩托艇封锁海面,试图围歼来自雅山和马石山的八路军部队在狭窄半岛的东端。胶东军区机关和十六、十七团,利用人们熟悉的优势,分头行动,突破缺口,突破以营、连为单位的“网”,向西挺进。日军又一次冲向空中,恼羞成怒。他们在荣成崂山村残忍屠杀300余人,制造了又一起血案。荣成崂山村胶东军区兵工厂警卫排,在指导员张俊以的带领下,英勇抗击日军,把枪扔进大海,壮烈牺牲。

65438+年2月中旬,日军西进,将“扫荡”的中心转向延庆路征(远)来(阳)叶(县)边区西平(都)。第五旅主力适时跳至外线攻击日军。西部海军师被敌人包围了,政委在送我们的时候被打死了。65438+2月底,日军撤退。

40多天里,日军在雅山、马石山、大泽山等地轮番“拉网”8次,胶东军区所属部队对敌作战14次。他们以灵活的战术,巧妙地避开了日军的多次合击,保存了有生力量,坚守了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