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中的踢腿技术

武术散打中的踢腿技术

散打鞭腿技术主要分为攻腿、撑腿、上身和头部。以下是我为你整合的武术散打鞭腿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简介

鞭腿在现代散打比赛中运用广泛,力量强大。击中对手不能只直接得分(比如散打的评分标准中,能得4分的五项中有两项可以用鞭腿得分,即第三项转身后用摆动腿击中对方躯干并自行站立,第五项用飞腿法击中对方躯干并自行站立。),而且如果运用巧妙,也能重创对手。尤其是一旦击中对手头部,效果更加明显。国外有研究表明,784N的力作用在头部约8ms时,足以引起脑震荡。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每8ms的最小鞭打强度可达7385.2N,如果是刚性碰撞则几乎相同。784N的力大约在8ms以内?十次,一旦对手撞了头,后果的严重性将不堪设想。比如2002年散打王者锦标赛,赵子龙85公斤以上时,杨晓京主动出击,一发力,右手直拳出击。预见到自己的攻击意图后,赵子龙并没有一味的躲闪和后退,而是用自己的右后高鞭快速而迅速的攻击对方的头颈。此时杨晓京处于进攻状态,他没有预见到赵子龙的进攻行动,更谈不上防守;当赵子龙的鞭腿击中他的头部时,他的直拳进攻还没有结束。这次攻击导致杨晓京当场晕倒,失去了继续比赛的能力,赵子龙以击倒的优势获胜。据统计,2007年全国散打男子冠军赛中,前三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鞭刑的比例为53.7%,鞭刑得分占总成绩的72.4%。

不难看出,踢腿是现代散打比赛中重要的进攻和得分手段。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对散打踢腿技术动作和训练的研究,对散打踢腿防守的研究很少。为此,本文对鞭腿技术的防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守方法,以供参考。

2.散打鞭打技术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在散打踢腿技术的防守中,首先要了解散打踢腿技术的结构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防守踢腿技术。从技术动作的结构来看,散打鞭腿的技术动作主要分为进攻腿、支撑腿、上身和头部。攻腿动作一般分为抬膝和鞭打两部分。以右腿支撑为例,攻腿的同时,支撑腿绕前脚掌旋转,脚跟前倾:双膝上抬时,上身微向右转;攻击腿鞭打时,突然向右扭动腰部,送髋向前,头微低,收下颌,目视攻击方向。

运动实践表明,散打运动员在运用鞭腿技术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散打鞭腿向进攻方向移动,同时身体躯干也向反方向倾斜,从而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当鞭腿向进攻方向移动时,身体重心也随之移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身体的其他部位要做补偿运动,通常是身体的另一个部位反方向运动,使其重心不能超过支撑面。从散打的练习来看,踢腿时上半身反方向的代偿动作就是鞭打技术动作?预兆?。这种动作?预兆?一般规律是什么?想先走,想先左转,想先下去?。我们可以用行动预兆法则作为取胜的信号。识破对手的攻击意图,做好拦截准备,在别人攻击前拦截其动作,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破坏对手的攻击,扰乱对手的心理准备。

3武术散打中,鞭腿技术的防守方法

防守是主动防守,在防守中进攻,在运动中控制敌人。没有好的防守,就没有好的进攻。防御的真正含义是打击敌人。在散打练习中,要保证技能的充分发挥,需要防守和反击的配合。在双方极短的对抗时间内,应对对方不可预知的攻击确实相当困难,但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性,鞭腿攻击也不例外。要想对鞭腿做好防守反击,就要从它的规律性入手。散手踢的防守技术主要分为预见性防守、紧急退让防守和紧急抵抗防守等。以下是防御方法。

3.1预测防御

预测性防守是指运动员综合判断对手的技术动作,预测对手可能使用的进攻技术动作,提前采取相应的防守技术动作进行针对性防守。在散打中,根据对手在运用鞭法技术前的第一个表现特征,运动员可以通过对手的习惯和上半身动作来预测对手的进攻腿和支撑腿。任何玩家在使用动作时都有相应的预感动作,比如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重心的转移等。比如对手要用低鞭腿发动进攻,就必须把重心转移到另一条腿上,或者用另一只脚快速向前迈一步。以右腿支撑为例,它的身体会稍微向右后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增加腿部打击的力量。使用动作时对方重心的偏移是其攻击的对应预兆动作。有经验的运动员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试探性的进攻动作迅速摸清对手的习惯和进攻特点,从而做出正确的防守动作。如果对手在同一场比赛中多次使用右踢或左踢,运动员可以根据对手习惯性的技术动作来预测自己的踢腿动作。采取相应的防御技术。

在散打练习中,通常是通过观察对方的上半身旋转来预测对方的进攻方向。当对方上半身向左后下旋转并使用鞭腿技术时,可以预测其方向一定是前右高的鞭腿。此时,运动员应根据与对手的距离,采取相应的防守技术或防守反击方法。防守反击法是武术散打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防中击,防反。如果你靠近对手,在对方的鞭笞攻击发出之前,你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动作预兆快速击败对手,从而达到?先来先走?目的。可以进行定位挡防,即预先用脚挡住对方进攻腿的大腿,在对方进攻腿摆动时挡住,使其无法完成后脚的鞭打动作。也可以向前靠近对手,用以下方法攻击而不是防守:用拳头攻击对手的头部和躯干,控制对手的支撑腿使用摔跤,抱住攻击腿使用摔跤。

当然,在散打比赛中,一些有经验的运动员往往尽力掩盖细微的变化,尽量不露出预兆,对手很难正确预测,但其规律性总是可以因为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在运动实践中,运动员善于仔细观察和分析,不被假象所迷惑。

3.2紧急让步抗辩

应急防守是指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不事先判断对手将要使用的技术动作,而是将对手有效打击到有效部位,从而临时采取防守以减少对手的冲击效果。让步防守是指当对手用一个进攻技术动作击中自己的一瞬间,被击中的部位做出让步缓冲,以减少对方击球力量的防守。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不可能对对手的每一个动作都做出很好的预测性判断,尤其是具有一定隐蔽性的鞭腿技术,更是难以预测。所以对手如果把握好攻击时机,被击中的可能性很大。在整个鞭打过程中,只有一个最大的脚速峰值,其他点的速度都低于这个点。也就是说,脚撞击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冲量只有一个点,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脚的整个运动轨迹中其他位置的冲量都低于最大峰值点。根据这一特点,对于这种无法避免的鞭腿攻击,尤其是对于高强度对手的鞭腿防守,可以在防守中采用退让防守法,因为在散打比赛中避开对方的脚速峰值位置,减少被击中的力量效果,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大大降低对方鞭腿的冲击效果。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散打同向踢腿的平均发力范围为5207.87?612.98 N,而相同条件下散打踢腿对抗反向运动的平均力值为10219.40+947.85N。根据实验结果,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退让缓冲作用可以使同一运动员的鞭笞力降低50%左右。

3.3紧急对抗性防御

紧急对抗性防守是指当对手以某种技术动作进攻时,对方不做任何让步,而是利用身体被击中的部位进行硬抗的防守。在散打比赛中,经常出现在中小型比赛中。因为中小球员的踢腿力量不是太大,运动员通过平时的抗阻训练,身体的某些部位是可以承受和抗衡的。对抗性防守的运用可以给进攻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当对手看到自己的进攻击中了目标,但却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踢力不如对方,用自己的踢力是打不过对方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恐惧的压力。但这种对抗性防御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散打比赛中使用对抗性防守鞭法时,一定要摸清对手鞭法的强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要一味的尽力而为。

4结论

散打中的踢腿是现代散打的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踢腿在比赛中的防守和反击已成为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在散打练习中,在双方对抗的极短时间内,要想对踢腿做好防守反击,就要从散手踢腿技术的结构和特点入手,充分了解和运用散打踢腿技术。预兆?。在散打练习中,根据对方踢法技术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可以相应地采用预见性防守、紧急退让防守和紧急抵抗防守等方法,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