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解冰和热敷。冰敷消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受伤后怎么做冰敷?医生指出,运动损伤保养的通病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使用冰敷的时机和注意事项。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用冰敷消肿热敷恢复——在肿胀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冰敷时间不要超过72小时,然后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和恢复。

医生指出,运动损伤发生时,冰敷和热敷的时机有很大不同,所以要记住两点:冰敷消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冰敷还是热敷?

市医仁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罗浩如说,中国人的健康意识在上升,每逢空闲时间都会运动减肥,但发生意外伤害时,却忽略了保健的方式。发生运动损伤时,冰敷的作用会使血管收缩,代谢率下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控制炎症的效果;热敷会提高体温,放松血管,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局部循环,能有效提高组织自愈能力。

冰敷的时机

罗浩如博士指出,损伤的恢复因人而异,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部位也会影响组织恢复的时程。建议观察患部是否仍有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反应,如仍有上述症状,给予冰敷,但以不超过72小时为主;相反,慢性疼痛肿胀后,可以选择热敷。

冰敷:最好用冰袋。如果暂时没有冰袋,可以把冰块放在塑料袋里,加一点水,用毛巾包好放在患处,20分钟左右,每天可以做三次。

热敷:如果没有热水袋,可以用热水敷患处,温度控制在40 ~ 45度,不要觉得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电热毯、暖包等热敷,切记不要超过15分钟,以免过热烫伤。

冰热敷的注意事项

罗浩如医生提到,脂肪较少的部位,如脚踝、膝盖、手肘等,不宜使用过久;脂肪多的部位,比如大腿和臀部,可以给的时间长一点。至于感觉特别敏感或暗沉的人(如糖尿病)和血液循环异常的患者,冰敷和热敷要特别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