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骑行3000公里,上下班路上。
坐标杭州,一年半前,我的工作调到市区,离家直线距离15公里。没有直达的地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堵城”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我突发奇想,能不能骑,更何况路过西湖景区,就想先试几次。一开始没想到它会停下来,下雨天和周末不用骑的时候,还是觉得空荡荡的。在我看来,一年多的骑行体验,早已超出了通勤的基本需求。想来,它至少给我带来了三个好处:健康、英语、自信。
首先当然是身体。上班路上的运动量已经超过了以前去健身房的运动量,而且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真的是省钱赚健身卡。想想也挺爽的。直接的结果就是即使整天吃地沟油,偶尔吃垃圾食品,体重其实也挺好的。有时候开会赶不上电梯的时候爬十几层太轻了,后面的小伙伴都哭了。同事们听到我骑车这么远去上班,一般都是一脸惊讶,然后用同情的眼神鼓励我,但我觉得这种通勤方式即使只考虑健身效果,对我来说也太划算了,以至于以后想换工作的话,担心距离太近...
我偶然想起了英语。我在路上一个小时,不能看手机,只能听东西。刚开始会听一些笑话和新闻,渐渐觉得无聊。无意中想起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学英语,于是去搜了一些国内的英文FM录音来听,后来也开始在itune上听一些英文原版节目。从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能听懂80%以上。看好莱坞大片,大部分时间可以脱离字幕,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由于这种基于兴趣的训练,我在去年年底参加了一次雅思考试,听力总分6.5分。。要知道,除了上下班路上的这几个小时,我没做过什么特别的准备。
其实在我看来,坚持骑行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增强了自信。原来一件感觉很难的事情,只要你每天刻意坚持做一点点,其实是可以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的。想想健身,如果不强迫自己每天在上班的路上“被动”完成,而是靠偶尔想到去健身房,在加班时间很多的工作日,其实很难达到效果。再比如英语。有些因为在路上无聊而听的节目,终于可以扎实进步了,推而广之,你现在每天已经背了100个单词,造了10个英语句子。。)
你看,骑车是一件很渺小很无奈的事情。改变自己的态度,稍微注意一下,其实可以把它变成枯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生活的美好还是需要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