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的诗《风雨泥泞》有批注吗?
走过泥泞
到外国或远方
找到你自己的梦想
上帝的力量
治愈了我的伤痛
今日主喜相见。
中国大地最受感动。
主耶稣,世界上最美丽的圣名。
从黑暗中拯救我们
走进奇妙的光里
祝福中国大地
上帝的话永远不会被封印。
我们将为上帝作证。
见证时代?
走过暴风雨
走过泥泞
到外国或远方
找到你自己的梦想
上帝的力量
治愈了我的伤痛
今日主喜相见。
中国大地最受感动。
主耶稣,世界上最美丽的圣名。
从黑暗中拯救我们
走进奇妙的光里
祝福中国大地
上帝的话永远不会被封印。
我们将为上帝作证。
见证时代?
简单记谱法指的是简单的记谱法。有两种字母符号和数字符号。它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经德国人改良,所以成了今天的样子。所谓乐谱,一般是指数字乐谱。数字记谱法采用移动点名法,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七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其余用o表示,每个数字的音长名称相当于五线谱的四分音符。
数字记数法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当时有一个天主教的和尚,名叫苏埃蒂。他用1,2,3,4,5,6,7写了音乐教育歌,然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当时的西方人非常注重发明创造、版权等个人成就,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18世纪法国人,名叫卢梭;1742年,他给法国巴黎的科学院读了一篇论文《关于新音乐符号的建议》,然后提到了这个《数字记谱法》,因为他当时写了《忏悔录》,但是名气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新音乐符号的提议也受到重视。自18世纪中叶以来,一批法国音乐家、医生和数学家整理并完善了“数字记谱法”。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伟的不断完善和普及,被广大群众广泛使用。因此,这种记谱法在西方被称为“贾-帕-谢记谱法”。
19年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学派”,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程直接模仿日本的音乐教育,沿袭了日本使用记谱法的做法。1903年,曾留学东京音乐学校,通过在东京江苏同乡会编辑出版的中文杂志《江苏》第六期、第七期发表文章《乐论总论》介绍西方乐理知识,并以记谱法、五线谱对比法等形式出版了《集训》、《春游》等六首歌曲,目前认为是日本人所作。现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乐谱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他的校歌集出版于1904,成为国内第一部出版并流行的乐谱集。此后,乐谱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的学校。记谱法因其简单易学、排版方便,在中国抗日救亡的群众歌唱运动中,对歌曲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记谱法本身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普及。
简谱的记谱法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简谱的记谱法与中国流行的汉字记谱法——宫池记谱法相当接近。例如,宫池记谱法使用“上池龚凡刘武一”字样和附在该字样左边的不同部首来表示声级,而简化记谱法使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字上方或下方的点来表示声级。宫池记谱法用附在单词右边的板眼符号表示音长,简谱用附在阿拉伯数字右边或下面的短横线表示音长。简谱与I音阶记谱法如此接近,简谱记录声音音高的方法比I音阶记谱法更简单、更准确,所以中国人非常容易接受简谱。就世界而言,中国是吸收记谱法最好并加以发展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受欢迎。
这种符号易学易写。我国很多音乐人在创作音乐的时候记录下自己最初的创作思想,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记谱法。聂耳写《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写《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是用记谱法写的。等等,使其在国内拥有的用户超过工作人员,对大众音乐文化活动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