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波的个人故事
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黄晓波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明确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模式,在建设安全交通、发展绿色交通、树立行业新风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安全关乎千千万万人的幸福,安全管理是客运企业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黄晓波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500万元,用于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和配套设施设备。2011,所有车辆安装了GPS定位装置,建立了监控指挥平台,实行24小时监控,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更有效地保障了安全。
提升服务、塑造形象是客运企业永恒的追求,也是现代交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旅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也为了改变陕北传统的客运氛围,树立新的行业文明风尚。黄晓波多次率团赴杭长运、陕西平安、韩云公司等省内外优秀同行公司学习,并在部分高速线路上率先推出陕北独有的陆路“航空”服务,受到当地群众和外地客商的广泛欢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是转变交通行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为节约运输成本,减少气体排放,黄晓波在购置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车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于2012上半年率先采购并投入30辆天然气客车,在全市公路客运行业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前列。
在做好企业日常管理,精心打造品牌文化的同时,黄晓波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010年,在他的积极倡议和牵头捐款下,长运集团全体员工踊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 *募集100470元,占绥德县捐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时,他还设立了企业“关爱贫困梦想大学”专项助学基金,每年资助两到三名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确保他们完成学业。为了保护人类的家园,黄晓波还出资2万多元购买了800多株树苗,并亲自组织长运集团的青年志愿者到山里植树。
此外,他还热衷于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了弘扬和传播陕北文化,他主动加入绥德黄土风情园的建设和现有文物古迹的保护,并被推选为黄土风情园重要景观之一的五龙庙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据史料记载?补《黄三小传》,“继之后,尚有五龙史。今天,在尚军县有一个五龙山风景名胜区,建了一个治疗的地方。“据《绥德县志》记载,绥德古为五龙之地。为了追寻武隆文化,营造良好的武隆寺景观,他多次带队考察,走访了周至楼观台、天水伏羲庙、玉泉寺、南国寺、舒曼寺、老君庙、黄陵黄帝陵、镇川黑龙潭,与历史学家联系,追溯黄土文化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渊源,形成了系统的武隆文化体系。为了给武龙寺的景观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黄晓波在河北亲自挑选了一块远观为龙形、近观为隐龙骨的巨石,并请著名画家刘文喜在上面题写“武隆之地”,立于武龙寺之巅,迈出了建设武龙寺景区的第一步。到目前为止,黄晓波个人在五龙寺的前期建设中已经投入了10多万元。我相信,在绥德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以黄晓波为代表的热心人士的参与下,武龙寺一定会建设成为中国唯一的武隆文化圣地,为绥德文化县城再添亮丽的一笔。
雄鹰直击苍穹,志存高远,展望未来,自强不息。年轻的穗人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责任、真实、完美”的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