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中国“出走母亲”感动,为救儿子切肝后的现状如何?

介绍

母爱永远是无私而伟大的。在人类历史上,赞美和歌颂母爱的人数不胜数。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在自然界中,不仅仅是人类,就连其他生物也有这种本能,知道关爱自己的孩子。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关于母爱的历史事件,如著名的孟母三大运动。作者在《孟子》碑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他连搬三次家,终于把孟子教育成了伟大的思想家。

除了这个事件,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宣扬母爱的赞美诗。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几乎家喻户晓的,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颂》。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一位母亲在孩子离开前缝衣服这件小事,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整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被广为传颂,成为一首著名的诗篇。

200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让观众投票选出年度最感人、最激动人心的人或团队,描述他们过去的经历,弘扬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个节目被称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这个节目就是“感动中国”。

在这个节目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在赛场上驰骋的体育运动员,也有普通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他们都做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人,最终被评选为感动中国的人物。11之前,有一个普通家庭。

陈宇荣原本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她嫁给丈夫后,每天积极乐观地在外工作,家里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然而,这一切都在1991中改变了。今年,陈宇荣的独子叶海滨被诊断出患有极其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意味着肝脏无法排泄人体内的铜,会导致铜在人体内沉积,最终影响身体各个器官,最后很可能死于器官衰竭。

自从叶海滨被查出患有这种疾病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宇荣和她的丈夫必须每天在外面努力工作赚钱,否则很难维持高昂的治疗费用。叶海滨因为这个病灶口齿不清,无法继续在校学习。他只能在家休息,但好在陈宇荣的照顾很贴心,叶海滨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状况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当叶海滨成年后,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永远赡养父母,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出去找工作,也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结婚大事。眼看着日子渐渐步入正轨,就在这个关键阶段,叶海滨的病情又恶化了。他在外面工作时突然吐血,被紧急送往医院。

陈宇荣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往医院,但她听到了一个她不愿相信的消息。她儿子在重症监护室,生死未卜。他不得不换一个肝脏来继续他的生命。听了医生的建议后,陈宇荣立即决定捐献自己的肝脏。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发现陈宇荣患有严重的脂肪肝,而且病变细胞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不可能捐献他的肝脏。

然而,这个家族中只有陈宇荣能做这个手术。你想看着你儿子在病床上受苦吗?陈宇荣不打算放弃。这位普通的母亲在心里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减肥,让肝脏恢复原状。陈宇荣居住的城镇里有一座巨大的水坝。走一圈是5公里。陈宇荣每天早上起床散步一次,晚上睡觉前散步一次。每天,她跑10公里。此外,她每天花大量时间锻炼,几乎从不吃肉。半年后,陈宇荣的体重急剧下降。最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脂肪肝消失了。

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叶海滨在母亲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陈宇荣手术后身体健康,一家人终于幸福地团聚了。时光荏苒,那个割肝救子感动中国的“出走妈妈”,现在的处境如何?当地电视台曾去他们家采访过。叶海滨和陈宇荣身体都很好。他们看不到十年前他们遭受了如此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那之后,陈宇荣爱上了每天步行几公里。在这个爱好的帮助下,她的身材也很好,避免了很多因为体重而可能发生的中老年疾病。

标签

通过走路减掉自己的脂肪肝,听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位普通的母亲却渴望拯救自己的儿子,并在强烈的母爱驱使下完成了这一壮举。古人曾说,儿女孝如草,难报母恩。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的恩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父母,让这份爱传递给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