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成都》的歌词和实际的成都相符吗?

我来自成都。我来回答一波。

《离别总是在九月》《在那个多雨的小城》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西部,天气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天和冬天雨水少,夏天和秋天雨水多。九月属于秋天,也是成都最热、雨水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成都总是下雨。

“不只是昨晚的酒让我流泪”“不只是你的温柔让我恋恋不舍”

成都也以美酒和美女闻名。歌词说的是“温柔”,成都女人美丽温柔的形象跃然纸上,能和她一起喝酒谁也不会放弃。成都地处盆地,气候湿润,云层厚。晴天很少,一年四季都是阴天,紫外线辐射很少,所以成都的美女们皮肤白皙水嫩健康。另外,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过着富足、闲适、幸福生活的人自然心情好,也漂亮。四川经常吃辣。辣椒可以减脂减肥,促进体内激素分泌,改善皮肤状况。自然,成都女人身材好,皮肤好。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酒馆门口。”

这家酒吧位于玉林西路。充满文艺气息,自然是赵雷最喜欢的酒馆。

感谢赵雷的《成都》唱出了成都的美。成都欢迎所有像赵雷一样热爱成都的游客来做客。

我以前住在玉林路附近。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成都》歌词中对成都的描述与实际情况颇为不符。

1,“我一直没有忘记你在那个多雨的小镇。”成都阴天多是真的,雨天不多。成都也不是一个小城。截至2016年,其户籍人口已达15918000人(加上暂住人口,恐怕远不止2000万)。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837.3平方公里。光城区的面积就比很多欧洲国家都大。

2、“不要等到所有的灯都灭了。”成都也是一座不夜城。路灯和建筑物上的照明一般会一直亮到天亮。

3、“走到玉林路尽头,坐在酒馆门口。”玉林路是一个总称,分为玉林东路、玉林西路、玉林北路、玉林中路、玉林南路。玉林路有四个尽头,酒馆在玉林西路尽头附近...事实上,还有一个酒吧可能比它更有名,它叫白夜,大美女诗人翟永明是它的老板。但《白夜》的主要部分已经搬到宽窄巷子了。

顺便说一下,我曾经在玉林西路的曹芳街住过几年。那时候我每天带着我的老虎(狗的名字)散步,几乎都是路过酒馆,老虎要在它前面的梧桐树根上撒尿。没办法。我无法阻止它对酒馆的热爱。

赵雷非常了解成都,在全国各地都唱《成都》,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成都真的应该感谢赵雷!

“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哦,哦,所有的灯都灭了,不要停。”

成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个宜居、宜商、宜商的城市。

成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简直就是天堂,是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赵雷的《成都》这首歌朗朗上口,老少皆宜。它已经传遍大街小巷,遍布全国,人们争先恐后地唱着,翻唱着。多少良家男女为了赵雷的《成都》来到成都?应该说,《成都》不仅成就了赵雷,也促进了成都。

成都是一个非常简单而现代的城市。在全国几百个城市中,成都是新一线城市之首,也是国家六大中心城市之一。成都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市第一。

成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有目共睹,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只有你带不走!

虽然玉林路不是成都的典型地标,但玉林路上的“酒馆”是90年代成都地下摇滚和自创乐队的根据地。当时,九眼桥还是劳动力市场上乞讨人员的集散地。。。如果你不知道玉林路上这个“酒馆”的背景,就无法理解这首歌的核心。赵雷唱的成都不是官方的成都,更不是地理上的成都。完全是在唱自己对成都的感受,因为他当时在玉林路酒馆的地下摇滚基地。。。

至于“小城”和“尽头”这两个字,这是一种心情和感觉。“酒馆”是世界的尽头,世界那么小。那时候赵雷的整个世界都是酒馆的摇滚。。。。。。

很多人总是带着“地域成都”的思维去听一首心情歌谣,都在纠结这是不是成都的特色。听宣传片不如听毛线。。。如果真的给你一首地理歌,成都:“二环八桥,九眼桥九洞。春熙路以前是街边小摊,东马棚的牛市卖牛。草堂藏阿杜神仙,与诸葛武侯捉猫。。。"有多少人有感情?有几个外人会唱歌?。正是因为赵雷唱出了个人的情绪和对个人生活的感受,才能打动更多的人。。。。。。。。。

喜欢听宣传歌的可以搜一下,唱成都十大金曲,比如《好一个都江堰》。。。

那不是传说,那不是梦,那是真实的神话,那是人间奇迹,那是都江堰,一个好的都江堰,它的源头在四川,千百年来奔腾向前。先人引来杜江河水灌溉人间良田,杜江河水静静流过岁月沧桑,杜江河水流过昨天到明天。。。。

一些与现实不符的点和网友有疑问~但是歌词本身是追求意境的,所以不要太认真~欢迎来成都玩!《在那个多雨的小镇》和《深秋的垂柳》这是真的!《榆林路的尽头》

玉林路没有尽头~

这首歌非常受欢迎。真的和歌词无关,或者说,和歌名无关,因为歌词里真的没有成都元素。我们知道成都最出名的就是吃,生活节奏慢,历史文化厚重,但是歌词却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歌词真的不是很好,至少不符合题目!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肯定是不一致的!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100来成都旅游的人至少有50种感受。

三个原因:

1赵雷的《成都》这首歌只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的一种感受,并不是成都的实际感受。这里“成都”只是一个歌名!对于老成都人来说,对于外地来的人来说,成都根本不是这样的!

四川成都很大,包含了很多东西和元素!这里不仅有麻辣烫,还有各种四川口音,独特的气候,出去玩茶馆,休闲,麻将。而只有一条玉林路并不具备成都的代表特色,但或许作者个人在那条路上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感觉吧!歌里有一种感觉,很多人喜欢这首歌,闻起来有离别的回忆。这种感觉在成都也感受到了,但成都的真实感受,可能不是歌里能表达出来的!。

央视本来有个宣传成都的广告。有火锅,灯,炒菜...更能代表成都的色彩。如果用歌曲来形容成都,那人觉得还不如川剧贴切!

这个时代在变,成都变大了,现代建筑和交通网络更加发达。然后宽窄巷子,青羊宫,三国文化,道家文化,川剧,蜀秀,小美川秀...都是成都陈根的老叶子,加上独特的喧嚣,川音不绝于耳!是的,成都有这个味道!

我仍然住在酒吧旁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玉林小区太有意思了,很像早年台北的小街小巷。爷爷阿姨摆了个龙门阵,就这样了。街道两旁都是精品店,但角落里穿插着一些娱乐活动。其次,玉林的狗很多。每天从早到晚,各种狗狗小狗都在溜达。当然,玉林也是苍蝇馆的中心。纳粹的气味让成都各界跪拜下马,不得不朝圣。我个人特别喜欢不用开车。出门在外都是消费,还有无穷无尽的开销。整个玉林商圈的商业气息和小资趣味特别浓。没有哪个城市没有无情的城管来扼杀萧条。有机会走在路上就是自由,放松,没有压力。无论收入高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人间总有你的天堂。

我去过玉林路的酒馆,排队打卡的人很多。当然我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好像连维持秩序的交警都有。有意思的是,门口好像有个喊话器在说,赵雷以前表演的小酒馆不在这里,是另一个类似于分店的地方。大家好像充耳不闻,依然排队打卡。谁让歌词唱“走到玉林路尽头,坐在小酒馆门口”【捂脸】?

每个人对成都的感受都不一样。这首歌出来的时候,我刚从成都去北京半年。我一听就特别想回成都。符合成都实际吗?如果只是从字面意思来说,肯定和现实有很大差距,但还是一首成都相关的歌,歌还是不错的。和张靓颖的《我爱这座城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