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镇社会事业

教育全面稳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普通教育学校436所。其中,完全中学7所,高中5所,初中36所,小学313所,学前班75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4795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0803人,初中在校生3715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940人,特殊学校在校生78人,小学在校生52089人,儿童在校生8246人。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为7069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82人,小学专任教师297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74人。全区儿童入学率73%;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99.8%;初中升学率99.5;巩固率为98.2%;高中入学率为43%。高考升学率78.6%。

科技市场活跃,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9980人,其中初级职称5714人,中级职称3677人,高级职称313人。全市有科研院所11个,自然科学学会30个,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30个。科技项目28个。其中,科技攻关项目14项,星火项目5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项。全年全市举办科技培训班248期,送科技下乡46次,电视讲座30场。30项专利。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剧院3个,电影放映单位28个,文化馆(站)28个,图书馆1个,图书8万册,展览馆1个,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65438个,卫星接收站5个,微波站65438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馆5个,体育设施12个,专项训练员13个,比赛15场,参赛人数3947人。全市共有18个全民健身场馆,配备各类健身器材342件。经常锻炼的人数为30.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8.1%。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7个,其中医院29个,诊所374个,卫生防疫站1个,结核病防治站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学校1个。* * *卫生床位1762张,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437人,卫生防疫人员43人。婴儿死亡率为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5‰,住院分娩产妇比例为99%。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截至2005年底,该市总人口为808,829人。其中男性人口410449,女性人口398380,农业人口627259,城镇人口181570。全市出生率为12.3%,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9980人,* * *发放养老金4900万元,发放率达到100%,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100%。全市地税部门* * *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9780元,同比增长81%。全年安置下岗职工51,31,城镇登记失业率2.8%。65438+2000名城市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5200名农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医保参保人数9694人,参保率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32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4.9%。2001年完成客货运输总量110.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8%。其中,铁路客货周转量392万吨公里,增长25.2%;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10682万吨公里,增长24.4%。邮电业务总量654.38+000.32万元,比上年增长654.38+08.6%。

通信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全市电话总装机容量为128791,比上年增长24.7%。其中,本地电话用户53869户,农村电话用户74922户,移动电话用户145872户,分别比上年增长9.3%、38.8%和24.8%。全市电话普及率为46.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