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博拉的世纪“豪赌”将把通用引向何方?

美国东部时间2月16日,通用汽车宣布缩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业务,2021前淘汰霍顿品牌。同时还将位于泰国罗勇的工厂出售给长城汽车,并于今年年底将雪佛兰品牌撤离泰国。

对此,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Barra)说:“我总是说,我们会做正确的事情,即使是在困难时期,现在就是困难时期。我们正在重组我们的国际业务,专注于在市场上实施适当的战略以促进强劲的回报,同时优先考虑将促进未来汽车行业增长的全球投资,特别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重组”、“回报率”、“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是玛丽·博拉回应中的四个关键词。事实上,通用汽车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从2015开始,通用在逐渐退出投资回报不足的市场;另一方面,通用也通过收购、注资、合作等方式,迅速加大了对未来出行领域的投入。

虽然传统造车企业转型的话题近年来经常见诸新闻,包括大众、丰田、宝马等传统车企也在未来出行市场发力,但没有哪家像通用汽车这样“断腕”改革重组,押宝未来出行市场战略转型,独树一帜。那么,如此激进的策略能帮助通用赢得未来吗?

销量持续下滑?全球收缩战略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该公司希望专注于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市场。在过渡期内,通用汽车将在售后服务方面为这些领域的员工和客户提供支持。”玛丽·博拉解释了通用汽车撤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的原因。

通用汽车还表示,已经分析了未来继续在罗勇工厂投产的商业原因,但低产能利用率和低销量“使通用汽车在该工厂的生产不可持续”。显然,通用汽车退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的主要原因是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不高。

数据显示,2019年,通用汽车全球销量为7718000辆,同比下滑7.97%,亚太、中东、非洲市场下滑幅度甚至达到12.47%。资料显示,通用汽车近80%的汽车销量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都是销量下滑的“重灾区”,这也是通用汽车退出上述三个市场的导火索。

事实上,从2010开始,通用汽车旗下的霍顿品牌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销量就一路下滑,排名也从第二位跌至去年的10,市场份额从12%跌至4%,这也导致通用汽车在2017年因成本问题关闭了霍顿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泰国。数据显示,2019年雪佛兰品牌在泰国的销量为20300辆,市场份额仅为1.95%。

如果回顾一下通用汽车近几年的全球战略,不难发现,早在2015年,通用汽车的全球收缩战略就已经逐渐开始。近年来,通用汽车逐渐退出了许多市场,包括俄罗斯、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与此同时,包括欧宝、沃克斯豪尔、霍顿在内的品牌,要么转手,要么退役。

有趣的是,如果将通用汽车的全球收缩战略与2008年的破产重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也就是表面上看,通用遭受的是经济不景气带来的销量下滑、利润下降、资金链紧张,但根本原因其实是通用自身的“大企业病”,应对策略如此相似。

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用汽车通过破产保护成功剥离劣质资产,然后通过出售零部件子公司专注于整车制造。通过对汽车金融业务的收购重组,让原本复杂的金融业务回归到汽车产品的服务上,使得通用汽车更加专注于汽车业务,而不是被过度多元化分散精力。

2015起的全球收缩战略,是通用的又一次“瘦身”。一方面,卖掉那些不能带来真正利益的品牌和工厂,会给通用带来充裕的现金流。同时,据统计,仅中美两大市场基本可以维持大体量;另一方面,在改善公司现金流的同时,通用通过甩掉包袱,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上有了足够的主动权。

显然,通过退出弱势市场,放弃弱势品牌,巨头通用正在逐渐从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

通用的“豪赌”?押注未来出行领域

在退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市场后,预计通用汽车今年将增加价值65,438+0,654,38+0亿美元的现金和非现金支出。同时,2018年,通过调整北美工厂、重组全球产品开发部门、整合产能结构、优化人员结构等一系列措施,通用汽车有望在两年内获得60亿美元。

那么,这么多年来,通用汽车通过出售众多工厂和品牌“砍”下来的这一大笔钱的“开源”在哪里呢?

“通用汽车正在继续推进其面向未来的转型,关注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稳定的业务发展。我们相信电气化和自动化战略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显然,在通用的财报中,玛丽·博拉已经向外界透露了通用近几年以及未来的发展重点。

当然,电气化和自动化主导的未来出行领域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热点,包括丰田、大众、本田等众多全球车企。比如丰田和松下成立了电池合资公司,比亚迪合资成立了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大众与福特在车辆研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方面合作;戴姆勒和宝马成立了移动出行服务等的合资公司。,但像通用汽车这样几乎孤注一掷的公司很少。

一方面,通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投资需要大量资金,通用只能靠自我输血来投资未来。按照计划,通用汽车对未来的投资资金将在两年内翻倍。”

另一方面,通用全球动力总成主管丹·尼克尔森(Dan?Nicholson)此前曾在全国乙醇大会上透露,他的8000人R&D团队一度完全专注于内燃机的开发。之后,R&D团队分成:70%人员负责内燃机业务,30%负责电气化。现在,该公司将进一步扭转这一比例,内燃机为30%,电气化为70%。

换句话说,无论是从资金投入还是技术研发投入来看,通用汽车对未来出行领域的重视程度都超过了传统的造车领域。那么,通用汽车如此拼命,在未来出行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通用汽车收购了自动驾驶邮轮公司,从40名员工发展到今天的2000名员工。同时,克鲁斯在2018引入了新的战略投资者:软银和本田。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型Cruise于2020年6月在旧金山发布。起源.目前,Cruise在无人驾驶赛道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2017年,通用汽车宣布收购激光雷达技术公司Strobe,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下一代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2016通用汽车推出Maven***享车服务,安排出行和车***享;并以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出租车服务公司来福车?9%股权;同时宣布将与优步合作,优步司机将每周租赁通用汽车的车辆,拓展通用汽车的售后业务。

电气化方面,通用和LG成立合资公司,建设电池工厂。2020年,通用汽车宣布向底特律-哈姆川克工厂投资22亿美元,生产多个品牌的纯电动卡车和SUV车型,包括新款GMC悍马。2021第三季度,通用的纯电动皮卡将正式投产。

收缩传统造车业务,继续拓展未来出行业务。显然,对于通用汽车来说,现在进行的是一场“赌博”。如果赌赢了,那么通用汽车一定会成为未来出行领域的领导者之一。如果赌输了,那么通用的复苏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