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10 10.1】开局不利: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一件事,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完成了一半。当你出发时,你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部分。但是,一想到开头,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声音”。比如等条件完善了,我再开始,然后就无法开始了。
欧洲某杂志对中国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你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首先,92%的人后悔年轻时不够努力,从现在开始不想努力。
不愿意开始是一个坏习惯。更坏的消息,当坏习惯控制了我们的行为,你能想象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吗?那个世界一定充满了迟到、焦虑、拖延和抱怨,人生无果,信心尽失,恶性循环!
但如果我们70%的行为都是由好习惯控制的,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新生的阳光,一顿快乐的早餐,一天结束的成就感,还有香甜的睡眠时间!
习惯是一种重复的行为。毫无疑问,拥有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有好处,但如何培养一个学院是个问题。很多人陷在不知道如何开始做一件事,并坚持做下去。我们将分两部分来解释。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坏的开始,下周的话题是如何精益求精,刻意练习生活中的习惯和关键技能。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将为你带来以坏开始养成好习惯的十条规则。如果你做到了这十条,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绝对不是没有开始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想非常成功,你必须听它。
规则1,放弃完美主义
完美是一种疾病。许多人在开始做某事或正在做某事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完美。一旦条件达不到或者不如他们预期的好,他们就会推迟起步或者干脆放弃。然而,没有开始,就没有机会完成。只有开始才能为我们争取时间,并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先开始,先完成,再完美。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太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开始和过程中的不完美,先开始,开始不好,才有时间继续做下去,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才有一个完美结果的可能。
完美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开始,不是一个过程。其实,每一个不完美的开始和过程,都可能隐藏着完美的可能,每一个困难,每一次不完美的发生,都是生命的馈赠。
规则2:从意志力开始
做事还是要靠意志力来开始。意志力就是控制“我想做”、“我不想做”、“我想做”三种力量。和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强壮。
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去体验明天想要的东西并获得快乐,去选择今天想做的事情和不想做的不好但特别吸引人的事情。
所以,当你想形成一种习惯或者准备学习一门技能的时候,先给自己立下一个军令状,比如我会连续30天早起,连续三个月每天看书半小时,你可以凭意志力选择开始做。在这个过程中,你每天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意志力会得到提升。
规则三:从一件事开始。
意志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在A中耗尽,我们在b中没有意志力,我在之前的课程中多次提到“二八法则”,我说人生要做重要的事情,要在重要的领域出成果。
这里也一样。你一定想做很多事,但我们不是超人。人的意志力有限,自制力有限,专注力有限,每天都很忙。一旦他们得到更多,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当你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从你认为最重要的习惯入手。而且,只能有一个,当你牢固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开始第二个新习惯。
如果既要求自己早起,又要求自己学习锻炼,就很容易忘记,甚至会因为突发情况而做不到。此时,你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所以我建议你:从“1”开始!从专注于做一件重要的小事开始。
规则4,小到愿意
我在时间管理100讲座里讲过拖延公式U=EV/ID。u代表效率。这个公式中有四个主要变量,每个变量都可以用量表来衡量:你对任务成功的信心(E),你对整个任务的满意程度(V),你有多容易分心(I),你多久会得到回报(D)。
其实拖延症主要来源于不自信、受限于当前困境、不愿意付出、不愿意积累等因素。当情况变小的时候,小的不能再小,但是小到可以心甘情愿,这些因素的作用就会降低。
比如很多人想到的毕业论文,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过了,可能就不能毕业了。我们必须把它写到我们研究的最高水平。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我想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还没有开始。然后期限到了,我还要开始,更不可能做好。哭着做完事情的结果只能是草草了事。
所以,不管我做什么,养成什么习惯,我中肯的建议是:从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单位开始,找一个现在就能做,马上就能做的事情,先开始。比如只要你去跑步,不管你一开始是跑、走还是走,不管是1 km还是3 km还是5 km。
规则五:早起先做。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就是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样你会越来越放松,不再需要意志力,自动嵌入到生活中,每天重复固定,形成习惯。
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正确的、有规律的行为模式。我建议我们应该尽量每天早上早点出发。第一,饭前要做运动阅读,重要的事情吃完喝完马上做。将动作重复成模式比每天在同一地点或同一时间采取行动更容易。
如果说培养好习惯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事情,每天持续做下去。早上起来,我们的意志力和决策能力可能会比其他时候大很多。更重要的是,干扰的可能性最小。
规则6:记录每天的打卡时间。
没有记录就不会发生。每天做好形成习惯和打卡的记录,能让你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反馈。
柳比雪夫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了他奇特的一生,带来了丰富而卓越的成就。
比如你想养成早起的习惯,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你只关注早起,尽一切努力早起。
你可以试着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一起床就可以听我在喜马拉雅100的讲座,每天六分钟,帮助你养成早起的习惯。
同时你在早起的时间打卡,记录你的功课。100天之后,你真的会与众不同。虽然我不建议不早睡早起,但是不管多晚,都要在固定的时间早起,可以说是回到床上午睡。当我们困的时候,我们被迫早睡。
规则7,回报是事先可变的。
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养了一群猴子。他给猴子定量配给食物。猴子的食物是橡树的果实。他对猴子们说:“我白天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你们四个橡子。”猴子们非常生气。猴子看守人改变了主意,说:“我白天给四个橡子,晚上给三个橡子。”“猴子们非常高兴。
所以,及时奖励自己很重要。它能给自己积极的反馈,让你更有动力坚持做下去,用心去做。可以在任务完成后给自己设立激励,比如看电影,购物,旅游等等。
8.搭配有意义的东西
比如你想跑步,但是自己跑真的很无聊。加油,配上有意义的东西,你会更有动力。
你有没有发现,大学生,很多男生不爱学习,为了追女生,经常帮爱学习的女生占座,久而久之也觉得学习很好玩。比如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跟你跑了怎么办?甚至为了锻炼身体,陪逛街,是不是很有动力?
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觉得无聊和无趣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建议你找点话题,加进去,继续做下去。生存就是胜利。
9.让我们一起更精彩
我提倡的是大声宣布你的小目标,比如连续21天早起,比如减肥10斤。宣布它们,找到帮助你的人,找到鼓励你的人,找到你最好的朋友,找到一群人和你一起做一些事情,开始行动吧。这样,你就会特别厉害。
我经常这样做,所以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让更多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走路,跑步,马拉松,做公益,环游世界等等。,而且做起来很好玩,影响和传播。
比如,为了环游世界,我带领大家从桂林徒步。一路走来,无数人和我一起实现了这个愿望。比如我为了跑步加入了跑步课程,现在已经坚持了三年,帮助自己和无数人养成了一年跑一次的习惯。
今天是9.9公益日。2015开始有了一年做一次公益的想法,开始把善用时间的版税捐出去。今年捐了第一期1的讲师费。我还推出了“免费智能电脑”,用真爱基金赋能腾讯公益的乡村教师。太热闹了。所以有句话叫聚在一起更精彩。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10,找到背后更多的意义
“工作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的食物。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吃饭得到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是工作的首要意义。
诚然,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食物,是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并没有错。然而,我们努力工作仅仅是为了吃饭吗?人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心智”,这是稻盛和夫的观点。
提升一个人的心性是很难的,有些和尚经过长期严格的修行也不一定能做到。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稻盛和夫认为工作的意义在于后者. "
当一件事情有意义的时候,我们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会做的不一样。做事的时候更容易进入心流,体验专注和成长。所以我建议你可以针对一件事写下十个理由,写下来贴在墙上或者经常能看到的地方。
不要期望在三天内成为大师,这是保证你在第3000天成为大师的方法。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天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当我们发现坏习惯是我们线下生活的绊脚石时,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不好的开始,得到好的发展和好的结果。